三、利用生活中的自然資源為幼兒的“玩中學”教育注入活力。
“活的教育能使人們有一種活的能力”,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帶幼兒走進社區(qū)、走進大自然,從中獲得親身體驗和豐富經(jīng)驗。并引入生活的活水,豐富幼兒的知識積累,為幼兒提供所需的信息和知識源。如: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鳥語花香、春夏秋冬;開發(fā)和利用幼兒生活中的喜聞樂見的各種玩耍游戲等等。只有有了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與體驗,幼兒才會有樂于表達和交流的內(nèi)容,才會有話可說,有話要說。并把這些經(jīng)驗運用到游戲活動中,例如我們的民間體育游戲《關老關》、《炒黃豆》、《老狼老狼幾點了》等等,附上朗朗上口的兒歌,給游戲活動注入了活力,這些游戲來自民間,它既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又很容易使幼兒獲得一種語言上的信息,加上游戲不受場地的限制,從而使得幼兒更加樂于參與其中,樂意在這種寬松、自由的語言環(huán)境中相互交,體驗語言的交流樂趣。
因此,我們利用生活與教育的結(jié)合,一方面是讓教育改造生活;另一方面是讓生活來影響教育。
在我們長期一貫的堅持下,教育目標在日積月累中達成和鞏固并不斷完善。通過兩年時間的探索和實踐,讓我覺得《幼兒語言教育玩中學》在教育中要以“玩”為主線;以形式多樣的玩耍活動為載體;以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在探索和構(gòu)建幼兒語言教育玩中學的實踐操作模式中,從實際出發(fā),利用兒童生活中喜聞樂見的玩具開展語言教育為幼兒的一生發(fā)展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并在發(fā)展幼兒語言的同時,幼兒的情感、經(jīng)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也得到了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種《幼兒語言教育玩中學》的教育新途徑: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在玩耍中學,在快樂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