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天來臨,幼兒園里的小朋友穿著的衣服也越來越靚麗,尤其是女孩子身著各色各樣的裙子更讓人賞心悅目,像一個個美麗的小天使一樣飄逸在幼兒園的各個角落。在賞心悅目的同時我也聽到了一個很不和諧的聲音直入我耳,使我原本平靜的心靈有了點小小的漣漪。
女孩A:看,我今天穿的這條裙子漂亮嗎?
女孩B:恩,挺漂亮的,不過沒有我的好看。
女孩A:誰說的,這可是我爸爸送我的生日禮物,特地從外面帶回來的,這里是買不到的。
女孩B :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看看還沒有我的好呢。你瞧,我的是有牌子的。
女孩A:有牌子怎么了?說不定是假的呢。
女孩B:你的才是假的呢。要不我們去問問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讓他們來評評誰的裙子漂亮。
女孩A:問就問,你的裙子肯定沒有我的好看……類似的情況在男孩子身上也同樣發(fā)生了:
在公園玩的時候聽到兩個小男孩的對話覺得很有意思。A小男孩在打游戲機,另B小男孩在旁邊看著,看到A小男孩玩得很開心,此時對話開始:
B小男孩:“這是你媽媽給你買的嗎?”(鄙夷狀)A小男孩:“是啊”(瞧不起狀,心想笨蛋這都要問)B小男孩:“你媽媽沒有給你買最新的嗎?”(貶低狀)A小男孩:“我媽媽有啊,這就是最近新買的”(驕傲滿足狀)B小男孩:“我媽媽也給我買的,而且過幾天我爸爸還要從外面給我?guī)ё钚碌幕貋,比你的還要好玩。”(鄙視狀)。
聽到這兩組小孩的對話,第一感覺是很想笑,第二感覺是這么小的小孩就懂得攀比了。又突然想起小孩子好像都是這樣的,想當初,姐姐的孩子從幼兒園回來會跟家里人說幼兒園的小朋友有什么好的玩具,吃了什么甚至穿了什么好看的衣服,隨即會讓我姑姑或者姐姐買。以前小小班的時候有對雙胞胎,聽他們的媽媽說買什么東西必須要買兩份,還必須要是一模一樣的,要不然家里一定會被兩個小不點鬧翻天。這似乎也算得上攀比的心理。由此看來其實攀比是人的天性啊,小時候會不自覺的跟別人攀比,長大了之后是有意識的攀比,而中老年人似乎這種想法更厲害,每天在想住得沒別人好,工作比別人差……,總之,人總會拿自己跟別人作比較,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攀比。
攀比心理雖然在青少年、成年人中普遍存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幼兒攀比心理也不可忽視。攀比心理是一種不愿落后于人、超群好強、物欲性強的內心綜合流露。造成這種攀比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客觀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物質生活的要求自然而然跟著提高,也為幼兒攀比心理提供經濟基礎。過去經濟較落后,人們只想著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就不錯了,根本不會存在攀比心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做父母的都會盡最大的努力給予自己孩子最好的物質享受。再加上一些家長本身也不愿落后于別人,孩子想要什么都盡量的滿足,有些家長甚至以自己子女與別人相比來顯示自己有身份有地位,自然也助長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2、反之,有些家長的自卑心理,也是導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家長經濟不太寬裕,但又怕自己的孩子受人欺侮,讓人瞧不起,當孩子說××有什么東西時,父母便迫不急待為自己的孩子買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漸漸就讓孩子形成了這樣一種壞習慣——別人有的我也要有。這也是導致孩子產生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 3、主觀上幼兒天真幼稚的天性無意識地形成了攀比。幼兒天真無邪,思想單純,模仿能力、好奇心都較強,易教易懂易模仿,是學習接受新生事物、新生思想的時期,但幼兒未能完全辯別是非曲直,真善美丑,什么都跟著學,因此,這種早期的攀比心理的萌芽常常被父母所忽視,誤以為是孩子無理取鬧,耍小性子的表現。因而常常會將問題不了了之,殊不知攀比心理已無形之中滋生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