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將趣味性寓于剪紙活動中剪紙活動本身是比較枯燥的,對于幼兒來說,他們喜歡新奇、有趣的活動,因此我常在剪紙教學中插入一些小插曲,增加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1、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把各種圖形與生活中的具體事物結合起來,使幼兒感到有趣并易于理解接受。
2、剪紙與繪畫、粘貼相結合,豐富作品。由于技能的限制,幼兒的剪紙作品不能準確的表現物體,如:剪蝴蝶,其中細小的部份:蝴蝶的觸角,幼兒很難剪出,所以指導幼兒可以先用筆畫出,再進行剪。有些面積大的物體,如:衣裙、房子,可指導幼兒剪裝飾圖形或把圖案貼上,使作品更豐富,美觀。-3、剪紙的作品可用來進行游戲或美化環(huán)境。如:剪鞋子、服裝,可以玩開商店的游戲;剪的燈籠、窗花,可以做節(jié)目裝飾。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豐富了游戲,美化了環(huán)境,能激發(fā)對剪紙的興趣,也激發(fā)了幼兒對美的事物和美的環(huán)境產生美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對美的感受力。
剪紙是一種實用性強、表現力豐富、流行最為廣泛的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在我國有著深厚的傳統(tǒng)基礎,體現了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鮮明的本土藝術特色,它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讓幼兒在活動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還發(fā)展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并且繼承里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所以,我認為在幼兒園開展剪紙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