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一個月,是新媽媽身體恢復的關鍵階段,月子里的調理和休養(yǎng),關系到以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身體健康。這段時間,更是產后骨病的高發(fā)期,新媽媽要提高警惕!
產后風濕
生完寶寶后,新媽媽經過生產時的用力、出血與體力耗損,身體處于一種特別虛弱的狀態(tài),一般都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到孕前的生理狀態(tài),這段時間如果保護不好,受風著涼了,很可能會得產后風濕,甚至一生都要受到骨病的侵擾!
產后為何“風濕”?
新媽媽在生完寶寶后,肌表和筋骨大開,氣血虛弱的情況下還要給寶寶哺乳,如果沒有很好地注意產后保健,不慎受到風寒的侵襲,濕寒滯留在肌肉和關節(jié)中,就容易引發(fā)風濕。一般來說,產后風濕的誘因有幾個方面:產后易出汗,忽略了保暖;新媽媽坐月子時居住的環(huán)境陰潮;產后過早工作、勞累,沒有好好調養(yǎng);洗澡水溫不適,身體受到涼水刺激。
產后風濕主要以全身肌肉關節(jié)疼痛、怕風、怕冷為主要表現(xiàn),多伴有頭痛、頭暈、怕風、眼眶疼痛、眼睛干澀多淚等癥狀,關節(jié)和肌肉有鉆風感。與類風濕有所區(qū)別的是,受累關節(jié)和肌肉無紅腫。
預防風濕關鍵詞
環(huán)境 新媽媽不能住在潮濕陰冷的環(huán)境里,最好選擇向陽的房間,屋子里的陽光要充足,新媽媽可以在房間里多曬太陽,適時開窗誦風,冬天每天一般不應少于1個小時。房間要注意衛(wèi)生,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即使在冬季也要有一定時間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但一定要注意避免讓新媽媽直接被風吹到。南方冬季沒有暖氣,可以適當使用空調,調節(jié)適宜的室內溫度。夏季房間悶熱的話,可以把電扇對著墻壁反方向吹,讓風反彈回來,使室內空氣流通,但要注意空調的冷氣不要直接吹到新媽媽和寶寶身上。
飲食 新媽媽的飲食要特別注意,營養(yǎng)均衡的同時還要合理搭配。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后,搭配蔬菜和水果;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除了正常吃飯菜,還要適當喝湯,以補充產奶消耗的水分。避免吃一些辛辣生冷的食物,這些刺激性大的食物對新媽媽產后虛弱的身體有很大的危害。喝一些較清淡的湯,比如銀耳湯、山藥湯等,都有助于暖身。冬季可以把水果切塊,用開水過一下,防止太涼。夏季避免食用冰鎮(zhèn)的水果,多吃一些溫熱性的水果如葡萄、龍眼、櫻桃等。
保暖 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新媽媽在生完寶寶后普遍比較容易出汗,這個時候切忌吹風除熱,最好的辦法就是自然降溫。如果是在晚上,還要注意新媽媽的保暖,防止夜里氣溫降低以后讓新媽媽受涼。室內溫度冬季最好保持在18℃-22℃,夏季可以在24℃-26℃左右,新媽媽身上的衣服被汗?jié)窳艘院,要及時更換。尤其在陰冷潮濕的初冬季節(jié),新媽媽一定要注意保暖,室內要暖和干燥,如果氣溫變化,一定要注意添減衣服。
休息 新媽媽在分娩的時候消耗了很多體力,建議最好休息24小時,保證產后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再適當活動。在活動的時候新媽媽應避免用力過大,可以適當活動一下身體,不要陷入過度疲勞的狀態(tài)。月子里,禁止從事重體力勞動,尤其是過度增加腹壓的活動,比如久蹲或搬重物等。
洗澡 新媽媽生完寶寶的第一天,身體比較虛弱,最好不要洗澡,可用溫水擦浴。在坐月子的時候,新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個人衛(wèi)生,適當洗澡,但每次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15分鐘之內,洗水溫保持在35℃-37℃左右,室內溫度要在22℃-26℃左右,沐浴、洗完頭發(fā)最好趕快在房間內擦干、吹干,注意不要著涼,冬天可備好暖爐在旁。盡量避免在浴室內使用電器,預防發(fā)生意外。
脊柱相關疾病
孕后期,孕酮與松弛肽兩種激素分泌旺盛,致使骨盆韌帶松弛,頸椎、腰椎等也隨著激素水平的增加而處于松弛狀態(tài),為日后的椎骨疼痛埋下隱患。產后新媽媽的內分泌系統(tǒng)還沒有完全恢復,韌帶松弛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修復,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還很弱,輕微扭傷、不良的哺乳姿勢、枕頭過高或過低、長時間頭彎腰等,都很容易發(fā)生脊椎錯位,進而引發(fā)腰椎脊柱相關疾病。如果孕前就患有頸椎或腰椎病的話,分娩后不注意休息和調養(yǎng),病情就會加重,甚至遷延不愈。
事實上,很多新媽媽出現(xiàn)頭痛、頭暈、手麻等癥狀多與頸椎錯位有關。同樣的,腰痛、下肢麻痛往往是腰椎小關節(jié)錯位引起的。新媽媽一旦感覺有這些癥狀應該及早就醫(yī),確診是否是產后腰椎頸椎關節(jié)錯位作怪。
運動 新媽媽在產后應練習做一些頸椎和腰椎的自主活動,比如仰頭、低頭、左右旋轉頭部、伸伸懶腰等,局部熱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關節(jié)。
枕高 新媽媽要注意枕頭的高度,通常仰臥時的枕高以一豎拳為宜。新媽媽可以根據自身的舒適度調整,但最好不要使用過高的枕頭,否則容易加重頸椎的不適感。
哺乳 新媽媽進行哺乳時,為防止頸腰部受傷或過度勞累,應時常變換姿勢,不宜長時間采用一種固定姿勢。
休養(yǎng) 長期睡在軟床上,脊椎承受的壓力大,不利于骨痛的恢復。硬床針對脊椎的休養(yǎng)效果比較好,可以在身下墊上軟墊,提高舒適度的同時還可以保暖。床的高度盡量低一些,方便新媽媽若動。產后一個月內,避免過性生活。
防寒 頸椎、腰椎的保暖工作不容忽視,防寒、防潮都很必要,這樣有利于緩解疼痛,輕柔的揉搓按摩也有不錯的效果。
體重 新媽媽應盡快恢復并保持合適的體重,過于肥胖的腹部,會增加腰部負荷,加重椎骨負擔。當然,也不能過于瘦弱,體重適度最好。
輕松 新媽媽剛經歷生產,身體虛弱,不要干重活,讓身體處于輕松的狀態(tài),一定避免抬重物,拿東西時身體要靠近物體,避免閃腰。
治療誤區(qū)
自診 產后風濕骨病通常表現(xiàn)為眩暈、頭沉或疼痛,腰部、膝蓋、手腕等部位發(fā)麻、疼痛,身體發(fā)冷,冒冷汗等癥狀。很多新媽媽沒有明確病痛根源,憑表面單一癥狀就斷定自己患了產后風濕,自行診斷,沒有對癥下藥,造成不良后果。產后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出汗、身體乏力、心慌、食欲驟降等現(xiàn)象時,應及時就醫(yī)。萬一是產后風濕骨病可及時治療,倘若只是體虛感冒,也方便針對性治療,加快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