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孕婦都深受早孕反應的困擾,有些嚴重的不得不病休在家,甚至通過住院補液來維持正常營養(yǎng)和代謝。除了早孕期特殊的激素水平變化對人體產生的影響外,牙周病也喜歡在此時“湊熱鬧”,這是一個不容小覷的疾病,使妊娠期雪上加霜,令孕婦寢食難安,必須嚴防。
懷孕多牙病,這是許多媽媽都有過的切身體會。懷孕后,女性體內雌、孕激素增多,會使牙齦毛細血管擴張、彎曲、彈性減弱,以至血液淤滯及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造成牙齦炎;加上懷孕時免疫能力改變,孕婦對細菌的抵抗力較弱,所以牙齦炎的炎癥反應比較強烈。
如果孕婦牙周和口腔有大量的菌斑和牙結石或牙垢堆積,孕期體內性激素的平衡失調,就會對堆積在牙齦附近的牙菌斑產生明顯的牙齦腫大等炎癥反應,甚至有的會產生妊娠瘤,造成牙齦流血、牙齦疼痛,從而干擾咀嚼,甚至引起進食困難。嚴重妊娠牙齦炎可出現(xiàn)牙齒松動,逐漸轉變?yōu)槁匝乐苎住?/p>
罹患牙周病的孕婦早產的幾率是健康孕婦的三倍,因為牙周發(fā)炎物質和細菌毒素濃度升高時,會引發(fā)分娩。孕期如果不斷受牙周病困擾,不但影響孕婦的情緒、飲食、睡眠等生活質量,還會影響胎兒的健康成長,有可能導致其出生后患先天性心臟病和牙齒畸形,錯頜畸形等。
為了保證母嬰安全,準媽媽在孕期一定要積極預防牙周病。一方面注意口腔衛(wèi)生,堅持做到每天早晚刷牙,每餐飯后漱口;另一方面養(yǎng)成定期洗牙的習慣,育齡女性最好每隔半年或1年洗牙一次。此外,蔬菜、水果、米飯、魚、肉、蛋、奶類都要均衡攝取,才能滿足胎兒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