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些選擇,讓他們有更多的空間可以發(fā)揮,但要注意你所提供的選擇要巧妙,最好不要包含你不想要的結果。讓孩子知道他必須要從中做一個選擇,同時這些選擇不會讓孩子產生抗拒。例如,你要帶孩子出門,如果孩子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不要問他:“你到底走不走?你什么時候走?”你可以問他:“寶寶是要自己走呢還是要媽媽抱?”
5、不要威脅
不管你想了多少辦法,孩子還是不聽你的話,也許你會憤怒地威脅他:“我要開始數數了,如果我數到10,你還還不過來吃飯,那么我就……”或者勒令他:“趕快過來吃飯!”這些都是無濟于事的,因為這樣做,只會把孩子逼進一個死胡同,而你突然失去往日的溫柔也會嚇著孩子。
6、不要憤怒
如果你改變憤怒的態(tài)度,甚至是僅僅轉變一下自己說話的語氣,一切都會不同。與其拿著衣服追著孩子跑,命令他穿上,還不如蹲下來,溫柔地和孩子說話。輕輕地告訴他,你希望他做什么。他會感到很驚訝,但也會很情愿地接受你的建議,自然過渡到接下來的事情。
你的態(tài)度應該溫柔而堅定,你的語言應該簡短而有力。可以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或者溫柔地拉著他的手,讓孩子知道現在應該做什么。
幫助孩子學會自然過渡,其實需要很長的時間。現在你可能會認為,讓孩子乖乖地收起玩具,去睡覺簡直是幻想。但是如果你有耐心,用心和孩子交流,你一定會發(fā)現,孩子在慢慢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