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要讓孩子有承擔責任的體驗,這些體驗?zāi)軌蜃屗麄儷@得真正的成長。
感受實錄
逃學,是為了替家里干活
我生長在農(nóng)村,從小的時候起,放學后就要割草、養(yǎng)兔子,為家里分擔生活的壓力,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了和父母一起支撐家庭生活的責任感。
我上學每個月要花10塊錢。我的母親每天早上很早就起來,挑著油到集市上賣,掙著每斤油1分錢的小錢,來供我上學。那個時候我就知道,這是何等的艱難。記得我還只有十三四歲的時候,就下了決心,要幫著家里掙錢,同時也要努力學習考上大學。那時候,我會偷偷從學校里“逃學”出來,回家?guī)椭改父苫。我覺得,生活就是這樣。
5角錢買來的小豬崽
有一次,我和父親到集市上賣完豬后,看到別人正要扔掉一只受傷的小豬崽,就用5角錢買了下來。我對小豬特別好,為了給它做“營養(yǎng)配餐”,我到小河里去撈小魚小蝦;它生病了,我特別上心地照顧它,居然把這只險些被人扔掉的小豬養(yǎng)到了50多斤。我們常常說孩子們習慣于“不勞而獲”,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體驗過自己付出努力獲得了回報,而這正是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