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我們才明白,在PICL研究項目啟動之后,我們的預期并不準確。我們原來以為我們能讓所有的家庭都介入,然而現(xiàn)在看來還差得很遠。我們猜測阻礙我們的因素可能會是:
婚姻狀況
父母的就業(yè)情況
語言障礙
家庭壓力
孩子在幼兒園里是否待過一到二年
父母是否早先有孩子在幼兒園里
父母顯見的對任何外來形式干涉的敵意
父母自身的受教育程度
家庭工作者(保育員)的個性
家庭生活中的變化(生病/懷孕)
孩子是否有特殊需要或家中的其他孩子有否特殊需要。
我們于是又一次回到了我們面談的時刻表上——很顯然許多家庭正經(jīng)歷著巨大的生活壓力。我們由數(shù)據(jù)庫中得出的結(jié)論如下:
有兩個家庭,父母都起早到晚的工作,為的是能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未來。這兩個例子中,都涉及了一個價值關(guān)念的轉(zhuǎn)變問題,即他們將自己的孩子送到CORBY以外的臨近的村鎮(zhèn)學校去讀書
在一個家庭中,父親的工作是長途卡車司機;在另四個家庭中,父母的工作時間就更長了(有一個父親做了三份工作)
這些家庭中,每9個家庭當中有5個家庭的孩子只在幼兒園待過一年。
這些家庭中,每9個家庭當中有3個家庭的孩子開始幼兒園晚了一些,錯過了為期兩周與保育員和幼兒園之間的磨合期。
在一些家庭中,家庭壓力非常驚人。這些壓力包括:照顧多病的老母;有三個家庭有需要特殊照顧的孩子;有兩個家庭住在條件惡劣的房子里;一個家中母親剛剛結(jié)婚;一個家中剛搬房子;還有一戶家里有個重病的兒童。
在四戶家庭中幼兒園的家庭工作者由于生病和產(chǎn)假等原因換了又換。
我們一直很清楚父母應當在他們自己恰當?shù)臅r間和以適合的方式介入我們。然而,我們?nèi)詻Q定和我們的智囊團討論關(guān)于他們的問題。經(jīng)過長時間的爭論,我們意識到一些家庭并不想深深地介入我們。如果我們是積極響應的,并且是靈活的和持之以恒地爭取這些家庭的加入,即使這樣他們?nèi)匀徊磺樵福敲次覀儾坏貌蛔鹬厮麄兊倪x擇。我們會繼續(xù)和他們進行非正式的交流,而且和他們分享關(guān)于他們孩子在幼兒園里取得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