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yè)久矣,現(xiàn)在回到育兒的話題。
童年曾經很多困擾我的東西,一直到長大才知道,原來是種誤解。舉例如下:
誤解1:爸爸媽媽要離婚
爸媽是典型的帶有時代烙印的婚姻:媽媽學歷高,出身不好,爸爸根紅苗正,但是初中畢業(yè)。他們有時候會吵架。
爸爸吵架時候瞪著眼好可怕,媽媽會哭。
我總是認為他們早晚會離婚,會也把我和哥哥分開,每人要一個。
所以經常算計著是跟著爸爸還是跟著媽媽過。
我一直以為他們不幸福,是為了兒女才維系婚姻。直到我結婚前,我才了解,當初帥氣的爸爸也是媽的驕傲,他們的婚姻也不是冷冰冰的政治犧牲品。再后來結婚後,我也才了解,吵鬧其實是夫妻的一種溝通方式。
這個誤解,我居然持續(xù)了20多年!
那么,我們如何向孩子展示自己的婚姻?是否吵架都要避開孩子呢?各位媽媽是怎么做的?
誤解2:我是撿來的孩子
也曾經問過經典的問題:“我是哪兒來的?”。媽媽告訴我是外面撿來的。
我不信,刨根問底。媽媽被纏的沒辦法,就帶我出去,指著拐角的電線桿說,你就是從這里撿來的。我相信了,但也很傷心,因為自己不是家里的孩子,可又有點開心——沒準哪一天,自己的親爸親媽回來接我走。
這個誤解直到初中才消除,有一次媽媽詳細的介紹了臨產到醫(yī)院的過程。呵呵,可是我心里還在嘀咕“萬一醫(yī)院抱錯了呢……”
哈哈,這種話應該不能隨便對小孩子說吧,我想。各位媽媽怎么應對呢?
誤解3:鄰家的孩子更可愛
爸媽在和鄰居聊天時,出于禮貌,經常會夸獎鄰家的女孩,乖、聽話、漂亮......然后不經意的說一句,哪象我家的***,皮得很。
我一直覺得爸媽對自己是不滿意的,至少如果我和鄰家的女孩子相比,他們會更加喜歡她。
這個誤解直到我小學畢業(yè)才消失。我以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考到了重點中學,媽媽第一次告訴我,我一直是她和爸爸的希望,他們一直以我為驕傲。
我做了媽媽,我也會忍不住贊美別的孩子可愛,漂亮。但是我最愛的寶貝仍然是我的苗苗。我可以在苗苗的面前這樣做么?怎么表達更好些呢?
--------------------------------------------------------------------------------
最愛寶寶:
我小時侯放學之后老擔心爸爸媽媽不來接我回家,不要我了,我就呆在傳達室里使勁哭。
--------------------------------------------------------------------------------
木頭和丫頭:
我的一個誤解:
你要是不乖的話,爸媽就再要個妹妹,就只疼她,不疼你了。
--------------------------------------------------------------------------------
lujianxian:
在小孩面前最好就不要吵啊。
--------------------------------------------------------------------------------
鄭家媳婦:
這方面我爸爸媽媽做得很好,讓我一直知道,我在他們心中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