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多了孩子厭棄父母,聽多了媒體作踐父母,聽多了父母間的羨慕和臭顯,于是有下面的東西。
1)窮人有時間,富人有金錢,養(yǎng)育孩子沒有時間是萬萬不行的。窮人希望紈绔什么的是真的,富人希望條件是萬能的。
2)知識分子有育兒知識,白丁有育兒感情,養(yǎng)育孩子沒有感情是難以想象的。知識分子希望別人寫的書是正確的,專家是正確的,白丁希望情感可以化解一切,這些情感是寫不出道不出的。
3)孩子是有個性差異的,父母也當然有個性差異,但我們總是否定父母的個性化育兒,好象他們很另類。那些孩子和父母個性化合拍的家庭總是被別人忽略,所以有人說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因材施教——成為我們永遠的追求,就像懸在父母眼睛片前的一根骨頭。
4)學校是父母的指揮棒,但板子總是打在父母的身上,好象他們天生就不想讓孩子有童年。這很好,我們沒有必要去罵學校了。同時被打的父母總會成功。
5)在親子交往中,孩子永遠是錯的,父母出來就沒有錯誤。所以孩子在我們的修理下茁壯成長,父母心安理得地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些經(jīng)常檢討自己的父母和經(jīng)常懷疑父母的孩子都是有問題的。
--------------------------------------------------------------------------------
sunshinebnu:
剛一看也覺有理,細一想:
1)我算是個窮人,為生計奔忙,每天只能拚命擠出時間陪孩子。
2)我算是個知識分子,有感情也有理智,光有感情是不一定能培養(yǎng)好孩子的。
有錢人,可以花錢雇人做家務之類的雜事,自己花時間陪孩子,如果他是個知識分子,那更好了,他可以科學地培養(yǎng)孩子。
現(xiàn)在科學地教育孩子的父母(通常是有錢的知識分子)都會反省自己,給孩子留足夠的創(chuàng)造空間。
當然學校的問題、社會的問題還是客觀大環(huán)境,難以改變。
總之,我覺得這個帖子不好。(不針對個人,希望樓主別見怪)
--------------------------------------------------------------------------------
逗逗飛:
1)窮人有時間,富人有金錢
窮人要忙生計,會更缺乏時間的哦。譬如我吧。
2)知識分子有育兒知識,白丁有育兒感情
知識分子也有感情吧?
3、4、
不太懂
5)在親子交往中,孩子永遠是錯的,父母從來就沒有錯誤
是這樣的。但現(xiàn)在的輿論有時候給我感覺:好象孩子永遠是對的。孩子那么小,很多行為確實需要歸置的,父母大部分時候還是對的吧?
--------------------------------------------------------------------------------
B52:
很多人說我是廁所(不僅是長相),這還用論證嘛。但我改不了,總以為這樣比較好,網(wǎng)絡可以不是一團和氣的。話語要豐富一點,對我自己也是一個學習。誰在網(wǎng)上罵我都可以,反正我們不認識,我不回罵不是我人格高尚。只是感覺不能給別人造成傷害,沒勁無效。以前有人離開就是太計較這些了,同樣如果有一天我沒有這種想法我也拜拜。
可能是大家生活的環(huán)境與我不一樣,所以好多概念的定義是有歧義的,我說明一下,估計大家就不和我計較了。
“窮人”是一個心理概念,上財富榜的人也認為自己是窮人,但我認為那些眼睛里面根本看不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