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的孩子也是很愛哭,而且脾氣很急,有一點不順心就嚷。事后我們說他,他也說以后不這樣了,可是下次他還是一樣。請問,我們該怎么引導他?
答:孩子的很多行為表現(xiàn)都能影射出家長的一些教養(yǎng)方式,當我們不滿意孩子的行為時,先要想一想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是否合適,是否不滿意的時候也發(fā)脾氣,或者當他嚷和哭的時候就無原則的遷就孩子的無理要求。我還建議您嘗試一下用繪畫的方式引導他緩解焦慮的心情,鼓勵他不高興的時候用畫筆畫一畫自己的心情或者和他一起做手工,轉移他的不良情緒,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問:請問老師,孩子一有想法不能得到滿足就會很吵鬧,是否與心理因素有關。
答:我覺得這個孩子對自己要求很高,這是一個好事。孩子不滿足,不會像大人很清晰的用語言或者文字進行表達或抒發(fā)出來,他經(jīng)常會用哭鬧的形式來表現(xiàn),大人一定要明白他吵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哪些是合理的,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他的這種發(fā)展需要,哪些是不合理的,你給他一個合理的建議,如果他還很小,不能接受你的合理建議,就用轉移的方法來幫助他舒緩。
問:孩子在家時畫畫時,自己覺得畫得不好,就不想上幼兒園,是什么原因?
答:畫不好就不想上幼兒園,這主要是大人的原因,小孩畫畫首先是在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不應該用畫的像不像進行評價,更沒有好不好之分,我們對孩子畫畫的態(tài)度應該是持“鼓勵鼓勵再鼓勵”!
問:劉老師,謝謝你,你的回答讓我頗有啟發(fā)。可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美術教學中有一個繪畫技巧的問題,像我們小的時候,很多人寫字,畫畫都有大人手把手教的經(jīng)驗,現(xiàn)在在組織幼兒美術活動的時候,要是都讓幼兒去想象和創(chuàng)造,怎么才能保證孩子技能的提高呢?
答:過去我們對孩子作品的評價總喜歡那些干凈的、造型像的,這就影響我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造型上,所以要手把手的教孩子,讓孩子模仿老師創(chuàng)造出來的符號。其實孩子繪畫技巧的培養(yǎng)至少可以從四個方面:首先是色彩,還有構圖、構思和造型。因此,我們在小班安排了很多玩色、用色彩進行裝飾的活動;中班我們安排了很多突出主題式的構圖,讓孩子把一個事物畫的大一些,把主要特征畫出來,還可以選擇一些特征很明顯的,如樹葉、大樹、貝殼、石頭,并能夠借這些形進行想象出一些新事物的內(nèi)容,甚至可以讓孩子畫一畫怪獸,把自己的想象和自己的經(jīng)驗結合起來表現(xiàn),這樣就沒有像不像的問題。到了大班,孩子創(chuàng)造符號的能力和構思的能力都更強了,此時我們更鼓勵孩子多表現(xiàn)一些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的內(nèi)容,如“我的好朋友”、“樹葉帶我去旅行”這樣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