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這節(jié)課的壓軸戲,是一首叫做《walking'walking》的英語童謠。顯然孩子們都很喜歡這首歌曲,還沒開唱一個個就摩拳擦掌的。只見大家手拉手成一圈,逆時針方向邊踩節(jié)奏邊唱歌,并依照歌詞做一些動作。有趣的是,這首歌曲唱了三遍,每遍都不全一樣:第一遍模仿小貓,腳步是輕輕的,唱歌也是輕輕的;第二遍模仿大象,腳步是“砰!砰!”的,聲音也變得低沉;第三遍呢更絕,大家索性四腳著地,學(xué)起了烏龜爬!看著大家最后高興地滾落在地,笑成一團(tuán),我不禁為倪老師的課所折服——連媽媽們也都賣力地參與其中,絲毫不見平日的矜持,仿佛回到了童年時代。
相信么——這可是一堂不折不扣的音樂課!這就是快樂的奧爾夫音樂教育。
奧爾夫,讓孩子真正愛上音樂
我們對原本性的音樂所進(jìn)行的許多種各不相同的嘗試,半個世紀(jì)以來,基本上并未過時。原本性始終是一個基礎(chǔ),它是沒有時間性的。原本性的東西永遠(yuǎn)意味著一種新的開始。在一切工作中,但凡趕時髦所做的和所能做的,都必然會衰落。一切摩登的東西都通過時間,而必然無條件地變成不摩登而原本性的東西,都會由于它的沒有時間性。在全世界上一切人中間得到理解。因此,我為了記錄一種理念所寫下的和《學(xué)校音樂教材》走向世界的不是它,而是那個理念本身。
——卡爾?奧爾夫
我國《樂記》中有一段話: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時男耕女織,音樂與勞動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人們的喜怒哀樂自然而然地通過音樂來抒發(fā)。隨著生活的日益現(xiàn)代化,我們與音樂的緊密聯(lián)系也日益被削弱。惟有對于孩子而言,音樂還是一種本能,一種全身心投入的行為。他們通過語言、歌唱、動作、舞蹈來感受音樂,表達(dá)情感。
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的原理主要為以下幾點(diǎn):
1、綜合性。
奧爾夫音樂教育是一個綜合性的教育整體。在奧爾夫的音樂課堂中,孩子們有機(jī)會進(jìn)入豐富的藝術(shù)世界,音樂不再僅僅是旋律和節(jié)奏,而是與兒歌說白、律動、舞蹈、戲劇表演甚至是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shù)相聯(lián)系。他們可能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去關(guān)注特定的一個聲源,去傾聽,辨別,想象來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聲音。如小鳥的呢喃,和風(fēng)的呼吸,汽車的抱怨,然后試著用自己的嗓音模擬,用自己的肢體去表現(xiàn),用生活中一切可以發(fā)聲的物品去表達(dá),并用戲劇的形式來綜合,最后還可能用畫筆來將這發(fā)生在他生活周圍的經(jīng)由他自己的想象而產(chǎn)生的這些故事視覺化……
在奧爾夫音樂活動中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