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霞(毓培)專業(yè)ORFF音樂教師。有數(shù)百小時的ORFF音樂教育研習經(jīng)驗,并吸收達爾克羅茲、柯達伊、鈴木鎮(zhèn)一等音樂教育理念,長期從事早期幼兒音樂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目前在杭州市少年宮、天目藝校等多個教學點從事教學工作,學生年齡從7個月至6歲不等。
還記得《音樂之聲》里孩子們精彩絕倫的表演嗎?還有那首歌——“‘do’是一只小母鹿,‘re’是金色陽光……”我敢說這是一群有史以來學音樂學得最快樂的孩子了!可以說瑪利亞的教學理念,與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思想不謀而合。
如果你快樂、主動地學習一樣東西,其效果肯定遠遠好過被動地、機械地學習。音樂本是給人們帶來快樂的東西,倘若作為一種任務來學習,那么它不但不能讓孩子感受到愉悅,反而會成為孩子的一種負擔和陰影。
超快樂的音樂課
當我走進倪老師的音樂教室的時候,8位小寶寶和媽媽們已經(jīng)各就各位了,大家喜氣洋洋地圍坐成一圈,等著上課。
倪老師的面前擺放著一大堆樂器,有鈴鐺、小鼓什么的,有一些我都不認識。老師先教大家認識這些樂器,啟發(fā)如何使它們發(fā)聲。每個寶寶都可以自告奮勇地上前嘗試演奏這些樂器,而且還在老師的啟發(fā)下通過不同的動作讓每種樂器發(fā)出2種、3種甚至是更多的聲響。接著老師把樂器發(fā)到每個寶寶的手中,在老師的指揮下“演奏”樂器。所謂“演奏”,不過是搖響或擊響這些樂器,讓它們發(fā)出聲音。但是令我驚訝的是,這些寶寶最小的只有2歲,而最大的也不過3周歲左右,卻已經(jīng)能聽從老師用手勢發(fā)出的指令——準備,奏樂,停止!一切行動聽指揮,這對上了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都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可這些小寶寶們卻已經(jīng)做得很不錯了!而且更讓小朋友自豪的事,他們也都有機會來當小指揮:準備;奏樂,停止!——哇,真的覺得自己很能干哦!
接下來倪老師教了一首兒歌:
× ×|××.|× ×|××.|
大 頭 大頭,下 雨 不愁。
× ×|××.|× ×|××.||
人 家 有傘,我 有 大頭。
寶寶和媽媽們一邊做律動一邊跟著念,幾遍就學會了。倪老師又變換花樣,讓大伙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配合兒歌打節(jié)奏'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大家有時拍手,有時跺腳,有時甚至拍起了小屁股,雖然聲音有點稀稀拉拉,但我又一次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些兩三歲的小朋友竟然已經(jīng)悄悄地摸著了門道,有點樣子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