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晚期應適當補充鐵元素
鐵是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細胞色素酶類以及多種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它與血液中氧的運輸,和細胞內生物氧化過程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鐵是造血原料之一。
孕婦每天的需鐵量為15毫克,除了維持自身組織變化的需要外,還要為胎兒生長供應鐵質。鐵是供給胎兒血液和組織細胞的重要元素。胎兒除了攝取日益增長所需要的鐵質之外,還需要在肝臟中貯存一部分鐵質。同時,母體還要為分娩失血及哺乳準備鐵質。
輕度缺鐵性貧血是妊娠期較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輕度貧血對于妊娠及分娩的影響不大,而重度貧血可以引起早產、低體重兒或者死產。整個妊娠期胎兒及母體紅細胞生成需要鐵大約800毫克,尤其在妊娠最后3個月,胎兒除了造血之外,胎兒的脾臟也需要貯存一部分鐵。為了預防妊娠貧血,孕期必須吃足量的含鐵食品。
富含鐵的食物有:動物的肝、心、腎、蛋黃、瘦肉、黑鯉魚、蝦、海帶、紫菜、黑木耳、南瓜子、芝麻、黃豆、綠葉蔬菜等。如果孕婦單吃植物性食品,植酸有礙鐵的吸收,單吃動物性食品吸收鐵較多一些。如果將動、植物食品混合吃,鐵的吸收率可以增加一倍。因為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能促進鐵的吸收。
然而,鐵元素也并非多多益善。人體小腸粘膜細胞中,有與鐵結合的特異蛋白質。當食物中的鐵被小腸上段吸收后,經過生物化學反應使吸收的鐵進入血液,轉化成運鐵蛋白運轉到全身,以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的形式貯存在各臟器和組織中。正常情況下,人每天由糞、尿、汗液排泄的鐵與吸收的鐵保持平衡。
如果孕婦長期偏食富含鐵的食物、藥物或者酒類,就會使身體內的鐵含量增多。研究表明,高鐵比高膽固醇更危險,極容易誘發(fā)妊娠合并心臟病或者乙型肝炎等疾患。鐵的含量過多可以導致稀有的遺傳病——青銅色糖尿病或地中海貧血,濫用鐵劑藥物補血會加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澳大利亞曾有人因濫用鐵劑使肺炎惡化。
飲食巧安排
準媽媽根據(jù)自身體重的增加來調整食譜,為分娩儲存必要的能量。飲食的調味要盡量清淡,少吃鹽和醬油,實在難以下咽時,可以用果醬、醋來調味。平時可少吃多餐。
小編提示:孕期容易忽視的營養(yǎng)
孕婦除了注意均衡合理的飲食之外,萬萬不可忽視空氣、水和陽光的重要性,它們所提供的營養(yǎng)是其它物質無法替代的。
新鮮的空氣是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所必需的。身處城市的孕婦,每日面臨各種有害廢氣的威脅,不少人大多數(shù)時間待在室內,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這不僅會使孕婦的健康受損,而且也會給胎兒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早上起床后,你最好到有樹林或草地的地方去做操或散步,呼吸植物所釋放出來的清新空氣。平時,也應該經常到樹木多的地方或較大面積的草坪去散步。晚上睡覺時,最好能稍微開一點窗子,以有利于空氣的流動。
人體重量的60%都是各種液體,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調節(jié)體內各組織的功能、保持機體的穩(wěn)定性以及協(xié)助代謝過程都離不開水。懷孕期間多喝水還有助于皮膚和肺部的排泄及調節(jié)體溫。同時,你要注意少吃鹽和過咸的食品,否則體內大量存在的鈉離子會引起浮腫和不適。
孕婦同樣也離不開陽光。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到人體的皮膚上,可穿透皮膚表面,使之產生維生素D,可以幫助體內鈣質的吸收,防止胎兒患先天性佝僂病。紫外線除了能防治佝僂病外,還具有殺菌和消毒作用。陽光在室內照射30分鐘以上,能達到空氣消毒的效果。但是紫外線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應該打開窗子或門,讓陽光充分進來,或者進行適當?shù)膽敉饣顒印_@樣可以提高孕婦的抵抗力,預防感染性疾病,有益于胎兒的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