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懷孕28周的準媽媽張小姐往醫(yī)院產(chǎn)檢,超聲波赫然發(fā)現(xiàn)胎兒生殖器異常,該胎兒生殖器特別短,陰囊還是空的。左圖箭頭處為28周正常男嬰生殖器:右圖箭頭處為異常男嬰28周時生殖器畫面。
醫(yī)生懷疑胎兒染色體或基因異常導致生殖器過短與隱睪癥,但孕婦在26周時曾進行羊膜穿刺檢查,顯示性染色體正常。該孕婦表示,因為孕期胃口不好,每天至少喝一杯奶茶店的含糖飲料。
醫(yī)生表示,飲料店的飲料大多含塑化劑,這類塑化劑不僅會導致胎兒畸形,而且還會對產(chǎn)后嬰兒的發(fā)育造成影響。
塑化劑,一般也稱增塑劑。是一種合法食品添加物,經(jīng)常使用于果汁、果醬、飲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膠、乳化劑、棕櫚油及多種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分子結構類似荷爾蒙,被稱為“環(huán)境荷爾蒙”,是臺灣環(huán)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zhì)。
長期食用含塑化劑食物,對幼兒的危害包括:
1.會造成小孩性別錯亂,包括生殖器變短小、性征不明顯;
2.會讓人體產(chǎn)生致癌反應;
3.影響胎兒和嬰幼兒體內(nèi)荷爾蒙分泌,引發(fā)激素失調(diào),可導致兒童性早熟。比如胸部提前發(fā)育或變聲;
4.對兒童心血管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肝臟、脾臟等都有危害。
為避免傷害,無論是幼兒還是孕婦,都必須遠離以下含有塑化劑的食物和物品:
1.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凍、冰激淋、果汁粉、鈣粉、牛羊乳片、膠囊、速食類、濃湯類食品、蜜餞
塑料瓶裝蒸餾水 等;
2.口紅、指甲油、香水、乳液、乳霜、粉末清潔用品、發(fā)膠、妊娠霜 ;
3.食物包裝、保鮮膜等也別長期給寶寶啃咬。;
4.一遇熱就變軟、變形的塑料制品、一次性飯盒、一次性塑膠手套。
外出購買蛋糕時,謹防以下類型的蛋糕:
有色的蛋糕和帶裱花的蛋糕,這類蛋糕往往加了有極佳護色和保持香氣作用的塑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