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使得孩子們滿心期待的寒假變成只能待在家里“宅家”的居家隔離假期。落空的游玩計劃、無處安放的那顆好動的心、日積月累的無處釋放的動力都會讓幼兒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不適應。我們要敏感的關注幼兒的心理變化,及時的、有針對性的為幼兒筑起心理防護堤壩。
當幼兒出現(xiàn)這些情緒和行為時,我們就要提高警覺了。
__1.情緒控制能力變差
情緒起伏變化大,無緣無故發(fā)脾氣、大哭大鬧。欲求不滿時容易大哭大鬧等。
__2.焦慮
長時間的待在家里,無法外出玩;顒,幼兒內在的能量無法盡情釋放,由此表現(xiàn)出焦慮、煩躁的情緒。當幼兒的情緒無法被家人理解時,或家人表現(xiàn)出焦慮、煩躁情緒時,會加重幼兒的焦慮情緒。
過量的疫情信息使得幼兒情緒緊張,幼兒會出現(xiàn)不斷提問家長來打消自己的焦慮。
__3.社交能力變化
與家人的相處模式發(fā)生變化。比如:幼兒對長輩缺乏尊重、與兄弟姐妹之間容易發(fā)生爭搶、沖突等。
接待他人時的表現(xiàn)反差明顯。比如:原本熱情開朗的孩子變得不愿接待他人,有抵觸客人到訪的行為或躲在父母身邊,不愿離開父母的行為等。
當我們意識到幼兒的心理需要我們細心防護時,我們能做什么呢?
1.大人要保持情緒的穩(wěn)定
父母的情緒會對孩子的情緒產生影響,父母穩(wěn)定的情緒,是孩子的情緒穩(wěn)定的最有力幫助。父母首先不要過度焦慮和緊張,深呼吸,調整好,平復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營造安全、和諧的家庭氛圍,保障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2.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盡管是放假在家,但也要保持與平時上學時一致的規(guī)律作息。規(guī)律的作息是穩(wěn)定生活的保證,也是穩(wěn)定孩子心理的重要方式。
3.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孩子的情緒出現(xiàn)變化時,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和產生原因,從而讓孩子能夠覺察、識別、接納自己的情緒。當孩子識別、接納的情緒越多,就越可以逐步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更進一步的與他人溝通,才能想辦法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
傾聽是一種有效的支持孩子表達情緒方式。家長首先耐心傾聽孩子的表達,不要打斷,并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孩子“我正在聽”的表示,如點點頭、溫柔的注視或撫摸、跟孩子表達“然后呢”、“嗯”之類的回應等。在孩子說完之后再逐步引導孩子識別、接納自己的情緒。
4.避免信息過載
在分享信息或者回答孩子關于疫情的疑問時,要用孩子可以聽得懂的方式來講解必要的信息。在描述和解釋相關的知識和現(xiàn)象時要注意傳遞積極樂觀的信念,告知孩子我們已經為防疫所做的努力,并對此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