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個月:不給他找個朋友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除了爸爸媽媽的陪伴,也需要有同齡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喲!8個月的寶寶已經(jīng)開始對外部環(huán)境有所反應(yīng)了,這段時期,除了爸爸媽媽之外,寶寶需要通過與其他人交流來幫助他提高交際能力。
有時候,父母怕寶寶學壞或出現(xiàn)意外傷害,會避免他跟其他孩子玩耍,甚至很少帶寶寶出門。寶寶沒有機會接觸新的伙伴,容易變得沉默寡言,而且長大后也不懂得怎么交朋友了。
父母該這樣做爸爸媽媽應(yīng)該積極地想辦法給寶寶創(chuàng)造交朋友的機會,比如周末可以帶寶寶去公園玩,鼓勵他跟同齡的小伙伴打招呼,一起玩游戲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寶寶也會慢慢懂得如何交朋友,如何跟小伙伴和平相處了。
9~11個月:沒提供爬行空間這個月齡的寶寶,已經(jīng)可以開始學習自己自由爬行了,甚至會調(diào)皮地想站起來走路,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雖然會經(jīng)常摔跤,但是骨骼也得到了很好的發(fā)育。
爸爸媽媽們因為疼愛寶寶,舍不得他受傷,常常會緊張地看護寶寶,只允許寶寶在限定的區(qū)域爬來爬去,寶寶覺得沒趣了,以后都不怎么喜歡爬行了。
父母該這樣做其實,有時候父母應(yīng)該“狠狠心”,給寶寶嘗試新事物,感受成功和失敗的滋味,這樣有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所以,給他一個自由爬行的空間是需要的,甚至可以給他設(shè)一些小障礙,比如拿枕頭當“小臺階”,看寶寶怎么用小腦袋想出聰明的辦法來克服障礙等等。
12~15個月:縮小了寶寶的視野大部分的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們總認為,寶寶還小,抵抗力差,外出容易感染病菌生病等等,所以要時刻待在家里精心呵護,除非迫不得已,不然絕不出門。
這樣的做法,看上去是在呵護寶寶,但其實是縮小了寶寶的視野。讓寶寶長期呆在一個不變的環(huán)境里,接觸不到新鮮事物的刺激,寶寶會以為家里就是整個世界,這樣的想法可是會影響寶寶的發(fā)育進程哦!
父母該這樣做12-15個月的寶寶,自身的抵抗力已經(jīng)逐步增強了,外出是只要做好準備,比如給寶寶穿稍微厚一點的衣物,在嬰兒車上加一層小薄紗等等,都可以幫助寶寶更好的抵抗病菌。周末的時候要常帶寶寶去附近的公園散散步,讓他認識小草小花、藍天白云等新東西,這樣才能擴大他的視野。
18個月大:不讓寶寶幫做些家務(wù)1歲多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動手能力,更需要在生活中鍛煉他各方面的技能。但有些父母對寶寶過于寵愛,只要寶寶有得吃有得玩高高興興的,什么家務(wù)都不讓他干。
這樣的寵愛方式,對寶寶的成長可是沒有幫助的哦。如果寶寶從小就被爸爸媽媽好吃好喝地“供著”,什么事情都不用做,這樣的“小皇帝”、“小公主”長大后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同齡人,變得什么都不會了。
父母該這樣做提高寶寶各方面的技能,可以從讓他幫忙做些家務(wù)開始。媽媽可以鼓勵寶寶一起做家務(wù),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比如擦桌子、收拾玩具等等,如果寶寶認真地完成了任務(wù),也別忘了表揚他:“寶寶真棒,做得比媽媽都棒!”經(jīng)常受到表揚,孩子也會更樂于動手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會慢慢地提高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