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1歲半之前,爸爸媽媽們應著重培養(yǎng)其運動能力,包括大運動和精細運動。
所以爸爸媽媽們選擇玩具時應有所側(cè)重,下面讓我們來看看1到1歲半的寶寶適合玩些什么吧。
13-14個月的寶寶剛學會走路,可以玩能裝東西、拉著走的小車。
15-16個月的寶寶手指漸漸靈巧,可以選擇皮球、積木塊、套娃等玩具。
同時,這個時期是寶寶認識顏色的關鍵時期,爸爸媽媽們在選擇玩具時應選擇顏色鮮艷的。
17-18個月的寶寶,大腦和手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可以選擇串珠子等玩具。
但一定要注意選擇大尺寸的串珠,防止寶寶誤吞。另外,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認識形狀,所以也可以選擇幾何拼版等。
在寶寶1歲半以后,爸爸媽媽們應該著重培養(yǎng)寶寶的邏輯和識記能力。
給寶寶選擇玩具時,從簡單的形狀拼圖、疊疊樂,到復雜的益智積木、算盤,再到圖畫書,都應準備齊全,使寶寶逐步建立起對數(shù)字、形狀、動物、植物的認知。
爸爸媽媽們在給寶寶挑選玩具時,還要著重考慮安全問題。
1.不要買有小配件的玩具,以防寶寶誤吞;
2.不要買表面粗糙或邊緣尖銳的玩具,比如做工粗糙的積木;
3.不要買彈射類和栓細繩子的玩具,如玩具槍、彈弓、溜溜球等。
其次,爸爸媽媽們在給寶寶挑選玩具時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的品牌,同時購買前一定要注意玩具上標注的適合寶寶玩的年齡。一般正規(guī)品牌的玩具用的都是合格的材料,并且更加注重細節(jié)。
在電商平臺購買玩具時,建議選擇旗艦店或者信譽高的商家。
購買前要仔細閱讀說明書上的制作材料、執(zhí)行標準號等,同時注意合格證等材料是否齊全。塑膠、金屬玩具,要有“3C”標志。
如果在實體店購買,除了要關注上述內(nèi)容,還可以親自體驗玩具的質(zhì)感和細節(jié),看是否適合寶寶玩。
此外,寶寶在1-2歲期間尚未形成真正的性別意識,所以給1-2歲的寶寶挑選玩具時,不用刻意區(qū)分男女。即使寶寶長大了,也不用在挑玩具上刻意區(qū)分男女,因為玩具的主要作用是促進寶寶大腦和身體的發(fā)育。
許多寶寶在剛拿到新玩具時會非常高興,但沒多久就對新玩具失去了興趣,然后還吵著要新玩具,甚至有時候會去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出現(xiàn)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
事實上,這種現(xiàn)象很正常,爸爸媽媽們不用過于擔心。因為寶寶就是很容易對新事物感到好奇,同時也會很快適應,適應后就失去了興趣。
對此爸爸媽媽們可以創(chuàng)造出玩具的多種玩法,讓寶寶始終對玩具好奇。還可以與其他小朋友交換玩具,充分利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