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媽媽疑惑,為什么換季時,別的寶寶吃好睡好少生病,自家寶寶平時照顧得好好的,但還是容易感冒發(fā)燒?為什么寶寶抵抗力這么差?
其實,部分媽媽對提高寶寶抵抗力陷入了誤區(qū)。要讓寶寶抵抗力更好,日常生活應盡量避免一些破壞抵抗力的行為,比如以下這4種行為。
1、斷奶后營養(yǎng)沒有跟上
寶寶免疫系統(tǒng)的形成需要充足的營養(yǎng)作基礎,缺乏營養(yǎng)必然會導致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
大部分寶寶在斷奶之后抵抗力開始下降,這是因為母乳喂養(yǎng)時,母乳中含有豐富乳鐵蛋白,它是媽媽送給寶寶的禮物,能提高抵抗力。
寶寶斷奶后抵抗力下降,一方面是因為缺少了乳鐵蛋白,另一方面是缺少了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斷奶后要么直接吃輔食沒有繼續(xù)補充奶,要么吃的輔食不符合發(fā)育階段,養(yǎng)成了挑食偏食的習慣,都會影響寶寶的抵抗力。
正確做法:無論什么時候斷奶,奶制品依舊是重要營養(yǎng)來源,媽媽可以給寶寶補充富含乳鐵蛋白的奶粉,幫助寶寶延續(xù)天生的抵抗力。另外,寶寶6個月之后應該及時添加含鐵的嬰兒米粉,均衡營養(yǎng)。
2、睡眠質(zhì)量較差
充足的睡眠能促進身體免疫系統(tǒng)正常運作,如果寶寶長時間晚睡、睡眠時間不足、睡眠質(zhì)量差的話,抵抗力也會相應下降。要提高寶寶抵抗力,讓寶寶發(fā)育更好,必然少不了好的睡眠。
正確做法:新生寶寶每日睡眠時間應在16-20小時左右,而1-3個月的寶寶大概在16個小時左右,4-12個月的寶寶應在14-15小時,滿周歲-3歲前應在12-13小時左右。
要讓寶寶有良好睡眠,除了要養(yǎng)成好的習慣外,還要營造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比如,秋冬季節(jié)可以讓寶寶睡在睡袋里,這樣既能防止著涼,又能讓寶寶感受被睡袋包裹的感覺,睡得更香。
3、長時間待著不活動
適當運動對提高抵抗力有很大的幫助,對大人和寶寶都一樣。長時間不運動,運動的時間少,身體免疫下降,就容易生病。
正確做法:小寶寶趴、爬等都是很不錯的鍛煉方式,還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健身架,讓他躺著也能動;大一些的寶寶可以帶他到戶外走一走,呼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對睡眠、飲食都是有積極影響的。
4、過度愛干凈
有不少媽媽不喜歡寶寶碰到任何東西都要摸一摸的習慣,甚至連爬行都只能在床上進行。其實,過度愛干凈反而會讓寶寶接觸微生物的機會減少,不能產(chǎn)生相應抗體,自然就容易生病了。另一方面,不允許寶寶觸碰一些“臟”的事物,其實抑制了寶寶的探索能力發(fā)育,也阻止了寶寶對事物的感知能力。
正確做法:環(huán)境要干凈,但并非要做到一塵不染,可以適當讓寶寶接觸一些新鮮事物,比如泥土等,玩耍過后及時幫寶寶洗手就沒問題。如果擔心地板不干凈,不敢給寶寶爬行的話,可以準備一張爬行墊,在地上爬行的感覺要比床上好太多。
媽媽們注意,降低寶寶抵抗力的行為一定要及時糾正。日常生活中,讓寶寶保持良好的睡眠、均衡全面的營養(yǎng)、適當?shù)幕顒恿、避免隨意用藥,就能逐漸提高寶寶的抵抗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