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盡早學會說話,是許多父母殷切期待的事情。1歲~3歲是寶寶語言發(fā)展的敏感期,如果父母能在這個時間段給予寶寶適當?shù)膶W習機會,寶寶的口才就會變得很棒。同時,1歲又是寶寶練習發(fā)音的一個關(guān)鍵時期,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從現(xiàn)在開始,啟蒙寶寶學說話。
1、要給予寶寶適度的語言刺激,多利用各種機會和寶寶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當爸爸媽媽喂寶寶吃飯或提供其他生活照料的時候,或是帶著寶寶外出時,都是和寶寶進行口頭言語交流的絕佳機會。例如,你可以一邊做事,一邊告訴寶寶,讓他明白你的意思。給寶寶脫衣服時說“把你的上衣脫下來”;說“現(xiàn)在脫鞋”時,就給他脫鞋。
2、爸爸媽媽說話的技巧
不管爸爸媽媽在說什么,如果說話的語調(diào)能抑揚頓挫,并且?guī)е约旱母星,相信,寶寶一定會被爸爸媽媽聲情并茂的話語所吸引,一定覺得這些聲音很美妙,很動聽。另外寶寶喜歡聽擬聲和疊詞。比如:“小雞嘰嘰,小鴨嘎嘎……”寶寶聽后會很開心,以后自然就模仿了。
3、多和寶寶玩語言的游戲
寶寶們天生就喜歡游戲,在游戲互動中,寶寶們能學到不少東西呢。所以經(jīng)常和寶寶一起玩游戲,制造歡樂氛圍吧。比如,摸鼻子游戲,你和寶寶面對面坐好,讓他看著你。你說身體的某一部位,讓寶寶指出來。你問他:“媽媽的鼻子在哪里?”寶寶會用手指向你的鼻子。也可以讓寶寶按照你的語言提示,指自己的身體部位。寶寶們在這種有組織的游戲中,自然能快樂地習得語言。
4、手語是語言的一部分
據(jù)科學家研究,嬰兒會用食指指物的時間越早,就越早能表達自己的需要,開口說話。寶寶們在8到10個月已經(jīng)會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需要,1歲左右更是寶寶手語發(fā)展的爆發(fā)時期。比如,媽媽可以用手表示小白兔、小花狗,讓寶寶跟著媽媽一起做。媽媽教的時候,一邊做動作,一邊多說幾次“小白兔”、“小花狗”,不斷給寶寶語言刺激,以發(fā)展寶寶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