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發(fā)展方面,已經具有初步的抓握能力,看見任何可以碰觸的物品,都想要伸手去摸一下,甚至因為好奇,凡是用手能抓得到的物品都往嘴里放。視覺發(fā)展上,寶寶已經從剛出生時只對黑白兩色較敏感,到更喜歡鮮艷亮麗的色彩。加上此時寶寶已具備良好的頸部支撐力,當寶寶趴臥時,他的腦袋會高于地面的高度,看到自己周圍的世界,對距離感和立體感也能有簡單的初步概念。聽覺發(fā)展上,寶寶此時若聽到聲音,也會試著尋找聲音的來源。
當寶寶的發(fā)展到了這些程度時,媽媽就可以利用有鮮艷色彩、能發(fā)出聲響的玩具來吸引寶寶的注意,讓他試著伸手去抓,或吸引寶寶移動身體去碰觸玩具,這些做法都能達到幫助寶寶學習翻身的目的。
寶寶翻身安全問題
危險1 意外跌落的機會變多了
在寶寶學習翻身時,剛開始寶寶只會左右搖晃身體,利用瞬間的力量翻轉身體,這種力量不能持久,若當時寶寶是在床上、桌上或沙發(fā)上,只要家長一時沒有注意或暫時離開去開門、拿物品,寶寶一不小心就會翻落到沙發(fā)下或床下,不僅寶寶容易受到驚嚇,更可能因此而讓頭部受到撞擊。
在寶寶學翻身的階段,家長可以在沙發(fā)下或床邊放置一些軟墊,或是將寶寶床的安全護欄拉起來,避免寶寶因為意外掉落而受傷。對于活動力已大幅提升的寶寶來說,不要輕易讓寶寶離開自己的視線,這樣才能降低寶寶發(fā)生意外的幾率。
危險2 被夾傷、燙傷的機會變多了
這個時期的寶寶,因為體會到了自由移動的樂趣,以及探索世界的強烈好奇心,因此會相當熱衷于翻身移動。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不讓寶寶著涼,冬天家中多半會放置取暖設施,此時家長一定要注意讓寶寶遠離這類會發(fā)熱、發(fā)燙的電器,避免寶寶一翻身就被燙傷。另外,當媽媽拉起寶寶床的安全護欄時,也要特別注意寶寶的四肢是否可能被護欄的空隙卡住。
危險3 被尖銳物品刺傷的機會增多
當寶寶學會翻身后,寶寶可以接觸的世界更廣泛了,加上寶寶敏銳的觀察力、好奇心,寶寶會總想伸手去抓那些看得到的物品,寶寶的頭部或身體在翻身時容易被尖銳的物品刺傷。因此,為了避免寶寶觸碰到尖銳的危險物品,或拿起尖銳物品塞入口中,家長一定要將家中的尖銳物品(例如小剪刀、耳扒、原子筆、小發(fā)夾、鑰匙)、有危險性的物品(小瓶的化妝品、硬幣等)放在寶寶拿不到的高處或抽屜里,避免寶寶因誤吞這些物品導致窒息等不好的后果,或被這些物品刺傷。
寶寶翻過身后又翻不回來了,可以幫他嗎?
A: 此時寶寶要是很無助,媽媽就幫幫他、抱抱他,把他翻過去也可以。如果他的胳膊拔不出來了,也可以幫他拔出來。不要讓他厭惡翻身,更不要讓他對翻身產生恐懼心理。媽媽幫他,是幫他建立信心,讓他知道努力就會有結果。
本來好像要翻身的,可最近又不翻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A: 寶寶和我們一樣,也有新鮮感,有想做什么和不想做什么的時候。這時如果媽媽勉強他翻身,反而容易使他產生厭惡感。只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情緒和狀態(tài),嘗試著幫他練習就可以了。
胖寶寶真的難翻身嗎?
A: 因為胖寶寶身體沉,運動起來比較笨拙,可能寶寶覺得累,趴著很痛苦,所以,翻起身來顯得相對困難一些。但這不是什么大問題,只是寶寶的一個小特點。媽媽千萬不要因為胖寶寶運動技能的遲滯而過分著急。
趴著睡覺的寶寶翻身晚嗎?
A: 盡管有趴著睡覺的寶寶翻身晚的說法,但是關于寶寶趴著睡覺和翻身的關系目前尚無定論。趴著的姿勢最大的隱患就是容易窒息,所以當寶寶趴著的時候,即使不是在睡覺,也要注意把枕頭和被子等容易堵住鼻孔的東西拿開。如果只是為了讓寶寶早翻身,而讓他趴著睡覺,則完全沒有根據和必要。
寶寶已經5個多月了,已經學會了翻身。但令我頭痛的是他在睡覺時也經常翻身,并且口鼻朝下。這是正常的發(fā)育嗎?
A: 這種情況很常見,也很正常。一般會翻身的寶寶不大會因口鼻堵住而窒息,因為當口鼻被堵時寶寶會感到不舒服,會自然地轉頭或翻身,只有當有外力壓住寶寶,如大人的身體壓住了寶寶或冬天被子壓住寶寶口鼻才會引起窒息,因此當媽媽的還是要注意照看,防止寶寶窒息。
寶寶只能往一個方向翻身,是不是有問題?
A: 寶寶只向一個方向翻身,可能是因為自身的愛好和習慣,如果寶寶其他發(fā)育都正常,一般沒什么問題。媽媽可以多在另一側逗引寶寶,讓他真正擴大視野。只要多加訓練,寶寶自然能向各個方向翻身。
翻身時間早晚和寶寶以后的運動神經發(fā)育有關系嗎?
A: 翻身與寶寶將來運動功能和神經的發(fā)育在醫(yī)學上是有關系的,但對于“跑得快不快”等一般意義上的運動發(fā)展是無關的。有的寶寶翻身時間即使晚些,在上了中學后運動功能還會出類拔萃。媽媽不能只看翻身早晚這一個階段,而要看寶寶發(fā)育的全過程,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寶寶動作的發(fā)展和腦力、智力的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