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寶寶、叫寶寶
面對孩子,張大嘴發(fā)出“啊——啊”、“嗚——嗚”等重復、連續(xù)的音節(jié),讓孩子模仿。
只要孩子模仿就應給予表揚和鼓勵,強化孩子的行為。與孩子在一起時,經常稱呼孩子的名字,如:“媽媽給強強穿衣服”,“這是強強的玩具”等,使他逐漸熟悉自己的名字。還可試著離開孩子視線呼喚他的名字,看孩子是否尋找,并及時給予鼓勵。
![](/pic/allimg/100925/1037080.jpg)
我和媽媽床上玩 讓孩子靠著靠背坐一會兒。在床上放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每天逗引孩子坐著玩兒玩具。每次練習時間不要長,一般5分鐘左右,每天2~3次。以免影響脊柱發(fā)育。
坐位比臥位視野開闊,頭可自由轉動,利于孩子聽和看周圍的事物;解放了孩子的雙手,便于孩子雙手操作、把玩物品;同時可鍛煉腰、背肌。
“藏貓兒”
先將孩子的臉用手或圍巾蓋住,說“貓——”,讓孩子試著抓下來,孩子熟練這種玩法后,再將媽媽的頭用圍巾蓋住,然后掀起來說“貓——”,孩子熟悉后,可讓孩子自己試著掀開圍巾。通過玩這個游戲,讓孩子逐漸體會到離開視線的物體依然存在,同時使孩子感到快樂。
雙手傳遞 母親抱著孩子在桌前坐下,使孩子的雙臂能方便地在桌上抓取物品。在桌子上放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物品,讓孩子練習伸手取物。當孩子能雙手各抓一個玩具時,教他將玩具從一只手傳到另一只手。目的是促進手和上肢肌肉的發(fā)育和協(xié)調。
“咦,怎么回事” 當孩子仰臥時,將塑料小動物的一端用松緊帶系在床欄上,另一端用松緊帶做成小環(huán)套在孩子的手腕或腳踝上,當孩子手腳活動時會牽動玩具動,讓孩子體會手或腳動時玩具也跟著動的樂趣。玩耍后切記將松緊帶放開。
真好聽、莫稀奇 讓孩子聽和看帶響聲的玩具,并叫他學著自己用手擠壓捏響玩具,當玩具發(fā)出聲響,孩子會感到驚喜。給孩子聽優(yōu)美的音樂,使孩子喜歡聽悅耳的聲音,保持孩子心情愉快,培養(yǎng)他聽力集中及對聲音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