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一種能力。一個孩子將來有多大成就,關鍵就在于他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何。那么問題來了,家長應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呢?
具體可從下面6個方面著手。
一、營造寬松愉悅的家庭氛圍
校有校風,家應該有家風。有利于孩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家庭氛圍必須是寬松愉悅和諧的。不管家庭成員是多少,也不管地位及年齡差距有多大,孩子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民主,自由自在的,而不應該是壓抑的、緊張的,甚至是恐怖的。
就目前而言,孩子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不恰當?shù)谋憩F(xiàn)
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老子說了算,一切都得聽家長的,孩子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包括孩子對自己的事的決策權;
另一種是孩子說了算,孩子是太陽,是小皇帝,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是圍著孩子轉,孩子怎么說家長就怎么辦。
這兩種家風都不利于孩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寬松愉悅,有事大家商量,共同想辦法,誰的主意好就聽誰的,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積極開動腦筋,從而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二、經常帶領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知識是一切能力的基礎,沒有知識,對外面的世界一點兒也不了解、不熟悉,即使智商很高,也是不會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
是農村的,可帶孩子去城市,讓他們認識認識城市的建筑、交通等設施;
住在城市的,可帶孩子去農村走走,讓他們認識認識農作物、家畜家禽以及欣賞欣賞田園風光,了解花鳥草蟲的生存特性等。
認識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礎就越寬廣,就越有可能觸發(fā)新的靈感,產生新的想法。
三、鼓勵孩子大膽進行探索性玩耍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會玩的孩子不可能是聰明的孩子。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就是要鼓勵孩子玩出新的花樣,嘗試各種各樣不同的玩法。
在對孩子的玩耍方面,要糾正三種不正確的做法:
一是為了安全,不讓孩子玩。安全當然是重要的 ,但不能杞人憂天或因噎廢食,而且安全也有個程度問題。
二是怕孩子弄臟衣服而不讓孩子玩。有些家長把孩 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有的全身名牌,生怕因玩耍而弄臟衣服。衛(wèi)生確實需要講究,但不能影響必要的玩耍。
三 是怕?lián)p壞物品和玩具。有些家長雖然給孩子買來了各種玩具,但不讓孩子自由地玩。有些家長不準孩子摸或擺 弄物品,動輒以“要弄壞的”相威嚇。教育孩子愛護東西是對的,但不能要求過嚴。
總之,孩子不能不玩,因為玩不但可以增長智慧,還可以直接培養(yǎng)動手能力。
四、正確對待孩子的各種各樣的提問
提問是一種思考和鉆研,是具有探索意識的表現(xiàn)。孩子從會說話起,就開始會提問。由于年幼,所提的問題往往十分荒唐,有的可能無法回答,但不管問得怎樣,孩子都是渴求得到解答的。作為家長,都應該心平氣和地、認真地對待。
在這個問題上,要避免出現(xiàn)以下三種錯誤態(tài)度:
一是強行壓制提問。
如“你怎么問題那么 多?”
“你沒看到,我正忙著?”
“你怎么會問出這樣的怪問題?”
等,這類話語應力求禁止。
二是欺騙搪塞 。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問題回答不了,但又怕丟面子,就胡編亂造一些所謂的答案來欺騙和搪塞孩子,這不但會 影響孩子的思維發(fā)展,也會影響家長自身的威信。
三是解釋得太深太難,讓孩子聽不懂。
這三種態(tài)度都不利于孩子創(chuàng)造精神的培養(yǎng)。對孩子的提問,家長有的可直接回答,有的可啟發(fā)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家長如不能回答,可實話實說,也可和孩子一道探索。
五、不時啟發(fā)孩子多角度思考問題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經常引導孩子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漸養(yǎng)成換一條思路想想的好習慣。
家里買了一條魚,可問孩子:除了蒸以外還有什么吃法?
茶杯除了喝茶的用途外,你還能說出別的用途嗎?
突然下了一場大暴雨,樹倒了,菜淹了,這些害處是明擺著的,那么,這場暴雨就沒有一點兒益處嗎?等等。
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前提。因此,家長要注意從小引導和培養(yǎng)。
六、有意識訓練孩子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創(chuàng)造之母,沒有想象能力就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想象能力。
訓練的方法一般有:
1.多給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書籍,比如童話、科幻作品、神話、寓言等。
2.許多 家長平時都給孩子講故事,不妨在講到一半時,戛然而止,讓孩子根據(jù)前面的情節(jié)續(xù)接故事。
3.看文字畫畫。 可提供一些文字(或口語),讓孩子把文字的內容用圖畫的形式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