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慢慢開始越來越涼,是各種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有些抵抗力比較弱的寶寶就比較容易生病。在秋季一定要關注寶寶免疫力。做個好媽媽首先要了解寶寶的免疫力。這樣才可以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免疫力是寶寶身體的內在抵抗力
寶寶一旦從母體娩出,就需要單獨面對這個世界所有的挑戰(zhàn),擁有強健的內在抵抗力是多么重要。
免疫力是機體抵御外來病原體的能力,它可以由先天遺傳獲得,非特異性地抵御多種病菌的入侵,稱為天然免疫;也可以在出生后因感染某種特定病菌而產生特異的抵抗力,稱為獲得性免疫。正是免疫系統(tǒng)的積極工作,構筑了人體防病的"長城"。
寶寶出生后會從媽媽體內獲得一定的免疫力,這些免疫力可以保護幼小的寶寶較少患上感染性疾病。
但是6個月以后,寶寶從母體接受的抗體會逐漸消失,這時必須依靠自己產生抗體來對抗來自外界的細菌和感染。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免疫機能逐漸成熟,3歲以上孩子體內免疫血清的抗體濃度即接近成人;8歲后,整個免疫系統(tǒng)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當。
那么,媽媽應該怎樣做才能提高寶寶的內在免疫力?
1、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抵抗力更強
母乳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收到的第一份珍貴饋贈——并且這個饋贈只有媽媽才有權利給予。專家呼吁,剛分娩的新媽媽們一定要早接觸早開奶,爭取給寶寶最好的免疫力。
2、日光浴,空氣浴,水浴來提高寶寶體質
鍛煉要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逐漸增加強度。洗澡可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孩子的體質。
3、不要給孩子過分添加衣物,穿衣要適宜
適當的受寒能力也是孩子抵抗力的一方面。
添加過多的衣物,一冷一熱的變化,更容易造成孩子感冒、生病。穿衣以不出汗,手腳溫熱為度。媽媽可以隨時摸寶寶的手,如果手上的溫度適中而頸背又沒有汗的,說明寶寶穿的衣服量適中。
4、感染不是很嚴重時,盡量不要用抗生素
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統(tǒng)得到鍛煉。這樣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敵人"時,已經訓練過的免疫細胞便會產生出有針對性的免疫力,從而保護身體安全。
5、孩子偏食,營養(yǎng)不均衡會造成抵抗力下降
肉、蛋、新鮮蔬菜水果品種盡可能多樣,少吃各種油炸、熏烤、過甜的食品。
6、疫苗使寶寶的體內產生抗體
這些抗體可以對抗特定的傳染病毒,或使它們的危險性降低至最小。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按照醫(yī)生的囑咐,按時帶寶寶到所屬地段醫(yī)院或保健所注射各種疫苗。
7、少去公共場所,避免交叉感染
尤其是在感冒流行期間,要盡量避免帶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如商場,超市等。
增強寶寶抵抗力這樣做,讓寶寶身體棒棒噠!爸爸媽媽趕快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