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減輕課業(yè)負擔,變換作業(yè)形式。
幾年來,我們班的家庭作業(yè)盡量摒棄以往"單一機械式"的抄寫,而改之以向多樣新穎、富有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的日記傾斜。
二、鼓勵寫特色日記。
(1)插圖日記。這是圖文并茂、饒有情趣的一種寫日記的方法。試想,一篇生動流暢的日記,配上色彩鮮艷的一朵花、一片綠葉或是一只小動物,還有靈活多變的字體標題,這些都能激起小作者們極大的熱情和興趣。
(2)摘抄日記。蘇聯(lián)的拉德任斯卡雅教授說:"訓練孩子們從書本上搜集材料,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訓練他們走向生活。"因此,一般每星期的日記我都布置摘抄的內(nèi)容。如"名人名言"、"名人小檔案"、"生活百科知識"、"奇聞異談"、"時事欄"、"好詞庫"、"佳句庫",使日記成為學生以后習作取之不盡的寶庫。
(3)想象日記?梢允翘峁┰~、句或情景的想象寫日記,為日記開啟鮮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4)采訪日記。我讓學生采訪媽媽的童年,然后指導學生在日記中寫一寫"媽媽的童年",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更是增進學生與家長交流的好機會。
(5)讀寫結(jié)合日記。在日記教學中,我經(jīng)常為學生設(shè)計一系列"把書籍作為日記的'跳板'練習"。如在學習了王安石的《梅花》后,讓學生在日記中與梅花進行直接對話;在學習了《燕子過!泛螅寣W生在日記中給經(jīng)常傷害益鳥的人寫封信。這一讀寫結(jié)合日記法的引入,使學生興趣盎然,感到"胸中已有一腔積蓄,臨到執(zhí)筆,自然輕松"。
(6)合作日記。在日記教學中,我經(jīng)常改變那種總是讓學生回家獨立寫日記的老做法,而不時改之以讓學生集體寫日記的嘗試。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在經(jīng)常變換的座位模式中,進行著"合作日記"。從而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心理環(huán)境和互相學習借鑒、比試的學習氛圍,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寫日記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的能力。
外一篇:
從興趣入手,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寫話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生掌握拼音后,我就開始指導學生用漢語拼音寫日記。根據(jù)低年級學生詞匯量少、觀察能力差、認識問題單純幼稚、語言不夠豐富的特點,我在教學中把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興趣作為基礎(chǔ),滲透知識,教給方法,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寫作能力。
一、 創(chuàng)設(shè)各種情景,教給學生寫日記的方法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愛說愛做,但對身邊的事物不知怎么去觀察,怎么去寫。為了讓他們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和做到的有條理地寫成一段話,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日記教學巧妙地寓于饒有趣味的活動之中,調(diào)動了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也教會了學生寫日記的方法。
1、先說后寫口頭語言是書面語言的基礎(chǔ)。我積極地指導學生進行說的練習,從而為寫好日記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學生掌握了讀寫音節(jié)后,我便有意識地知道學生由說到寫。例如,有計劃地讓學生說說今天在路上看到了什么,從別人那兒聽到了什么,從電視和廣播中都看到聽到了什么。由于這些事都是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出發(fā),從最簡單的一句話說起,學生基本能把話說通順、說完整,再加上老師的鼓勵,學生說的興趣濃。這是再讓學生把口頭語言變?yōu)闀嬲Z言,學生就能輕松地接受。一次,音節(jié)掃讀測試后,我讓學生討論學會音節(jié)的感想,有的說:"我會讀音節(jié),感到很高興。"有的說:"媽媽看到我能讀故事了,很高興,表揚了我,我也很高興。""我能看書了,以后我要努力學習,看更多更多的書。"……看到孩子們情緒高昂,我說:"同學們說得很好,如果不把這段話寫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日記了。"學生聽了,喜滋滋地寫起來。從這以后,我經(jīng)常鼓勵孩子們把感興趣的事記下來,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