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坐月子之起居篇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在室外空氣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定時開窗,讓早春的新鮮空氣進入房間,讓寶貝和媽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室溫一般保持在20度左右,濕度在60%左右比較合適。要注意的是,不要讓風直接吹到媽媽和寶寶。
春季產婦是否可以到室外活動,要根據(jù)產婦自身的體質而定,體質好的產婦可在產后兩周后到室外走一走,但要在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時到室外活動一下,時間不宜過長,不應感到疲勞為度。
春季是傳染病好發(fā)季節(jié),產婦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多接觸外來人員。寶寶雖然在母體中獲得了免疫能力,但剛剛離開媽媽子宮保護的新生兒抵抗力是有限的,成人呼吸道中的微生物,可能成為新生兒的致病菌。使新生兒患呼吸道感染。
春季可以在產后3天洗浴。室溫在20-22℃。浴水溫度在37℃左右。浴室不要太封閉,不能讓產婦大汗淋漓,以免頭暈、惡心。但春季風沙較大,尤其在北方春風很大,產婦洗浴時也不能開窗戶,以免受風。
春季坐月子之飲食篇
春季會有很多蔬菜上市,媽媽們可以多吃新鮮蔬菜。產后最初幾天的飲食還是要以清淡、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為主,可多喝些湯類。
春季空氣比較干燥,尤其是北方,室內外濕度比較小,月子媽媽要注意多飲水,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更應保證充足的水分,這樣不僅可補充由于空氣干燥過多丟失的水分,還可以增加乳汁的分泌,每天至少要喝1200~1600毫升水。
產婦要杜絕油炸、油膩及辛辣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加重便秘,影響乳汁分泌,也會通過乳汁刺激嬰兒誘發(fā)濕疹、腹瀉等疾病。多喝紅糖水、水煮蛋、燉母雞湯、魚湯、小米粥,再配以適量的新鮮蔬菜、水果,更有益于產婦身體復原和哺乳。
春季坐月子之恢復篇
為了孕育新生命,媽媽的腹肌被拉長、腹部皮膚被撐開、盆骨也會變寬。為了幫助產后恢復,要正確使用束腹帶和骨盆帶。
自然分娩的產婦腹中還有很多淤血、氣體及其他體液,需要通過身體的循環(huán)自然排除體外,如果過早使用束腹帶只會限制體內血液循環(huán),很不利于體內惡露排出,更不利于呼吸的暢通,對臟器恢復沒有好處,因此建議自然分娩的媽媽應該在產后身體恢復較好后開始使用骨盆矯正帶,到產后1個月后,再使用順產專用束腹帶以及塑身衣,幫助塑身。
剖腹產的產婦,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最早產后2-3天后就可以考慮使用骨盆帶以及剖腹產束腹帶或者塑身衣。
春季坐月子之穿著篇
春季需要喂奶的媽媽,穿開身衣服比套頭要更好些。套頭衣服容易擋住孩子的面部,而且還會擠壓乳房,使乳房變形,寶寶吃起來也不舒服,哺乳期間需要穿戴哺乳專用胸罩。
日常穿著注意穿寬松、舒適,不要穿過緊的衣服,以免影響乳房血液循環(huán)和乳腺管的通暢,引發(fā)乳腺炎。產后出汗多,應該穿吸水性好的純棉質地的內衣。
母乳喂養(yǎng)的產婦,乳汁常常沾濕衣服,血性惡露產后最初幾天比較多,常污染內褲,內衣、內褲應每天換洗,以防感染。
春季坐月子之運動篇
早期下床活動,有助于體力恢復、排尿和排便,可以避免和減少靜脈栓塞的發(fā)生率,盡快的使腹肌張力恢復,避免了腹部皮膚過度松弛。自然分娩的產后媽媽應該于產后6-12小時起床,開始稍加活動,產后2日內可在室內隨意走動,再按時做產后健身操。
做會陰側切和剖腹產的產后媽媽可推后至產后第3日起床,開始稍加活動,待拆線后傷口不感覺有疼痛時,再增加產后操。產后健身操應該包括抬腿、仰臥起坐的動作,這樣可以增加腹肌的張力,也要增加縮肛動作,目的是能達到鍛煉骨盆肌及筋膜的作用。
產后兩周時開始增加胸膝臥位的動作,以預防和糾正子宮后傾。以上的動作每日做3次,每次持續(xù)15分鐘,運動量要逐漸加大。
春季坐月子之檢查篇
產婦應該在產后42天進行健康檢查,以便醫(yī)生了解產婦的恢復情況。了解全身和盆腔器官的恢復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防止后遺癥,有的產婦因為初為人母,忙的頭暈腦脹,抽不出時間做產后檢查,這是不應該的。
溫馨提示:產后健康檢查,包括:檢查血、尿常規(guī)并作婦科檢查,盆腔內的生殖器是否已經恢復到非孕狀態(tài)。當然,能帶寶寶一起去作一次全面的檢查是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