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產是婦女生命中非常特殊的經驗,然而在迎接新生命到來時,產后婦女的身心也面臨許多的挑戰(zhàn),包括體力消耗,角色轉變,荷爾蒙劇烈的變化,照顧嬰兒的責任…等等,此時產婦在諸多身心壓力下可能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此刻若未被重視且有效處理,對產婦及嬰兒的健康都是一大威脅。
產后的情緒問題由輕微到嚴重可分為下列三種:
(一)產后憂郁(postpartum blue)
又稱為產婦憂郁(maternity blue)或嬰兒憂郁(baby blue),這是相當常見但癥狀輕微的短暫憂郁狀態(tài),約有高達50%~80%的產后婦女會發(fā)生此種情緒變化,通常在產后的第二天到第四天開始,持續(xù)時間最多不超過兩周。在情緒方面會出現好哭、焦慮、易怒或情緒起伏等變化;生理上則會有失眠、疲倦、食欲下降等癥狀,一般可經由家人的情緒支持,提供產婦適當的情緒宣泄及保證,避免因對此現象不了解而過度驚慌。大部分的產婦會漸漸好轉,并不需要藥物治療,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產婦會發(fā)展成下述更嚴重的產后情緒障礙。
產婦憂郁較常發(fā)生在初產婦、于懷孕末期常有焦慮憂郁癥狀的產婦、過去有經前緊張癥的產婦、以及害怕生產和社會適應力較差的產婦。
(二)產后憂郁癥(postpartum depression)
此病發(fā)生的時間比一般的產后憂郁晚,發(fā)生的機率較少,但癥狀更多且更嚴重,持續(xù)時間也更久。大約有10%~15%的產婦會出現這種類似「重度憂郁癥」的產后憂郁癥,通常在產后的第二周到一個月后癥狀才漸漸開始,病程約持續(xù)六到九個月。
主要的癥狀有情緒沮喪、凡事提不起勁、食欲減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及動作遲緩、無助無望感、罪惡感、自覺無價值、常常抱怨身體不適、重復出現自殺的念頭,時常感到無法勝任為人母的責任,有些媽媽會出現想要傷害嬰兒的想法在腦中盤旋揮之不去的,且因著這般的恐懼,在嚴重的案例甚至會出現殺害嬰兒的行為。此種病癥屬于中到重度的憂郁癥,若未早期診療,病情將加重且越難治療,造成生活上明顯的功能障礙。
所以,除了家人的情緒扶持與妥善安排照顧嬰兒等事宜,使產婦獲得充分休息之外,應積極尋求專業(yè)的精神醫(yī)療,在藥物與心理治療的并用之下可達到最好的療效。
產后憂郁癥的發(fā)生與心理壓力有關,包括照顧嬰兒的責任、睡眠時間被剝奪、最近發(fā)生生活壓力事件、婚姻關系不良及缺乏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產婦,亦較常見于年輕,很早就有產婦憂郁或曾有情緒障礙病史的產婦。
(三)產后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
這是非常少見但最嚴重的一種產后精神疾病,大約只有千分之一到二的產婦出現此病癥。癥狀在產后幾天到八周內都有可能發(fā)生,平均是產后二周到三周左右開始,病程變化迅速,約兩三個月內癥狀就會緩解。此病仍是以情緒障礙為主要癥狀,產婦會出現情緒不穩(wěn)定、坐立不安或抱怨無法行動、易哭泣、激動易怒、甚至意識混亂、語無倫次等現象,此外出現妄想有關嬰孩死亡或畸形及幻聽的聲音叫自己殺掉嬰兒等精神病之癥狀,此時產婦會覺得不想照顧小孩或無法去愛小孩,有些甚至于想殺了小孩和自己。
一旦此病發(fā)生,產婦對自己與新生兒造成的危險性,端看她所妄想的內容與激動的程度,相當遺憾的是約有5%的病人會自殺,而有4%的病人會殺了自己的嬰兒。此病的危險性高,復發(fā)率也高,約有一半的病人于下次生產時會再度發(fā)生,因此積極治療是非常必要的。
在癥狀早期,即需排除是否有其他身體重大疾病如甲狀腺異常、感染等其他原因所造成的精神病癥狀,并考慮是否住院以降低自殺及殺嬰的危險,使用抗郁劑及低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加以治療,且在心理上協助產婦接受母親的角色,可讓病情較快得到改善,此外增加丈夫與其他親友的支持亦有助于減少產婦的心理壓力,以順利渡過此病的沖擊。
通常有躁郁癥或憂郁癥的病史或家族史者得到產后精神病的比例較高,而不同于前者的是生活壓力事件與產后精神病較無關,因此此一疾病之病因可能以生物因素為主。產后婦女的心理調適除了直到關系著產婦的心理健康之外,對母子關系與嬰兒未來的發(fā)展影響深遠,而大部分的病癥只要早期治療就會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因此若您或您身邊的產婦有上述癥狀,請盡速尋求專業(yè)醫(yī)療之協助與咨商,盡快恢復身心健康。更多相關知識,小編推薦你閱讀:新媽必過的坎——產后抑郁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