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在探索色彩的變化活動中,感知色彩的奇妙。
2.理解兒歌內(nèi)容,能根據(jù)兒歌的句式大膽創(chuàng)編兒歌。
3.體驗詩歌中的韻律美。
活動準備:
1.準備三只裝有紅、黃、藍三色的顏料瓶,三個空飲料瓶。
2.字卡:色彩謠、紅、黃、藍。
3.畫有兒歌內(nèi)容的卷筒四個。
4.電教設備:投影儀。
活動過程:
。ㄒ唬"變色"游戲,感受色彩的變化。
1.教師出示裝有紅、黃、藍三色的瓶子。
提問: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些什么顏色呢?
今天,紅黃藍三種顏色要來玩一個"變色"的游戲,你們覺得它們會怎么玩呢?("變色"游戲室需要幾種不同的顏色在一起才能完成的)
"變色"游戲開始之前,我們先來幫助它們找朋友,你想讓誰和誰手拉手一起玩游戲呢?(幼兒自由說,教師拉出相應的圖示,并滲透句式如"紅黃兩個手拉手"等)
2.教師示范"變色"游戲,幫助幼兒感受色彩的變化。
教師:紅黃兩個手拉手,會變出什么顏色呢?(幼兒猜測,教師試驗,得出結論)
黃藍兩個手拉手,會變出什么顏色呢?(幼兒猜測,教師試驗,得出結論)
紅藍兩個手拉手,會變出什么顏色呢?(幼兒猜測,教師試驗,得出結論)
紅黃藍色手拉手,又會變出什么顏色呢?(幼兒猜測,教師試驗,得出結論)
3.教師:剛才的"變色"游戲好玩嗎?告訴你們,還有更好玩的呢!讓我們先來聽一首《色彩謠》,聽聽還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ǘ├斫鈨焊鑳(nèi)容,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完整地朗誦兒歌。
教師:你聽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圖示)
2.幼兒看圖示完整朗誦兒歌1-2遍。
3.游戲:捉迷藏。
教師任意藏起一段或是一小部分兒歌的圖示,請幼兒說出藏起來的部分,并能夠完整地念一遍。
(三)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
1.鼓勵幼兒自由地創(chuàng)編。
教師:美麗的色彩還可以畫出美麗的東西,那除了兒歌里的這些東西,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橙色、綠色、紫色和黑色的呢?(請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記錄個別幼兒的想法,并鼓勵幼兒用兒歌里的話來說一說。
教師: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的色彩,會變出許多有趣的東西。等到自主活動的時候,小朋友也可以在"美工區(qū)"用棉簽來嘗試變色和繪畫,還可以自己來把它們編成好聽的《色彩謠》,好嗎?
活動延伸:
1.日常滲透:鼓勵幼兒繼續(xù)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
2.區(qū)域活動:在"美工區(qū)"提供紙和筆,讓幼兒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內(nèi)容畫下來。
資料附錄:
《色彩謠》
紅黃兩個手拉手,
變出橙色畫桔子。
黃藍兩個手拉手,
變出綠色畫葉子。
紅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紫色畫茄子。
紅黃藍色手拉手,變出黑色畫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