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大班以后,活動能力、交往能力、接受能力都有了明顯的增強,孩子表現(xiàn)往往非常好動,控制不住自己,這將給今后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多不利。我們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從三個方面概括了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1.促進幼兒獨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一個素質(zhì)高、有教養(yǎng)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yǎng),這樣的人,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里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打開局面,發(fā)展事業(yè)。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有很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間接或直接地給他帶來相應的發(fā)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
2.有利于幼兒的專注力、秩序感的培養(yǎng):
安靜、安序的學習環(huán)境是孩子學習的基本保障。如果每個孩子學習禮儀。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當他想介入別人的工作的時候就會有禮貌的征求別人意見,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積木嗎?”“xx,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給我玩一下嗎?”那么,當幼兒知道別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領域時會很有禮貌的介入。這時候,孩子就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這件事情上,那么,當孩子專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學習質(zhì)量也是必然的。心里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jié)、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由此可見,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3.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情緒對孩子的身體生長發(fā)育是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的,當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中,有煩心事時可以和老師或是小朋友傾訴、分享,那么孩子就會始終保持一種正態(tài)的心理狀況,這種正態(tài)的心理狀況會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