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乖巧的吳鵬飛是個討人喜歡的孩子,平時性格比較內(nèi)向不愿意和其他幼兒多說話。一天早晨,吳媽媽把他送到教室門口,碰上了班上另一名幼兒的母親也正送孩子來園,志同道合的人相見總是相見恨晚,不由得閑聊了起來。吳媽媽一看她的兒子大叫道:“你兒子怎么長這么高啊,真的好高哦。”我笑著把兩名幼兒迎了過來,順勢一比,說道:“真的耶,張少博比吳鵬飛高了整整一個頭哦。”說罷,我就要求他們搬椅子去玩桌面游戲,兩名母親則繼續(xù)攀談。這時我聽到有人在抽泣,一看正是吳鵬飛,于是我便過去詢問原因,只當是幼兒之間產(chǎn)生矛盾,只見他仍然不停地低著頭嗚咽。這時吳媽媽笑著走到他身邊說:“我們寶寶是聽到老師剛剛說了沒有別人高呢,以為在說他不好,所以傷心了,他就這樣,平時只要聽到別人比自己好就會難過。”平常的一席話使我頓悟,原來是這樣:在我看來一句小小的笑語竟傷了一名幼兒的心,這是多么嚴重的事啊,我趕忙向他道歉:“對不起,對不起,老師沒有說你不好呀,只要吳鵬飛以后多吃點飯飯菜菜,馬上也能長得像張少博那樣高了。”經(jīng)過幾許開解、安慰終于使他停止了抽泣。
事后我想了許久也想了很多,這僅僅是我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竟然刺傷了幼兒稚嫩的心,這讓我不得不常常反省自己一天的工作。在遇到一些突發(fā)問題時,說話的語氣可能會比現(xiàn)在重幾倍,那幼兒會怎么想?低齡幼兒雖然看似不懂事,有時卻比成人還敏感,在他們的世界里也有是非善惡的評價標準,成人若超越了這個界限,雖然他們不能做什么來反抗,但久而久之必將引起他們的不滿。當他們認為老師說的話再也無需聽即老師已不再有威信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常規(guī)又如何建立?我們的一日活動又將如何進行?想到這里不覺不寒而栗,這將為我以后的工作敲下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