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嵐是一個平時(shí)愛唱、愛跳的小女孩,性格開朗活潑,深得小朋友和老師的喜愛。有一天,她無緣無故在吃午飯時(shí)大哭了起來,我聞聲走了過去,問同桌小朋友,她為什么哭。“可能是徐學(xué)把骨頭扔在了她身上,她才哭的”。“是王志文碰哭的。”我走到她身邊,撫了撫她的頭,蹲下身子,輕輕地問:“朱曉嵐一向是個乖孩子,今天為什么哭呀,告訴老師好嗎?”她抽泣了幾下,用手抹、抹了抹眼淚,眼淚汪汪地看著我,邊哭邊對我說:“我吃不下,我吃不下”。這時(shí),我突然想到,早上來園時(shí)他拿了好幾個小包子吃,可能真的吃不下這么多飯,就連忙對她說:“飯?zhí)嗬蠋煖p掉一些,你再吃好嗎?”她聽了我的話,馬上點(diǎn)了點(diǎn)頭。于是,我就拿起小碗減掉了一小塊,對她說:“差不多嗎。”“嗯!”她淚珠閃閃的眼里露出了甜甜的笑靨,她一邊吃一邊向我時(shí)不時(shí)瞄一眼,很快把那碗飯吃完了,我也高興地對她拍拍肩。
從這件事中,我感悟到:小小的孩子總是因?yàn)榇笕藗兊囊恍┮?guī)定而顯得很拘謹(jǐn),所以總是被動地去做一些事。對孩子來說,這只能是一種任務(wù),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須得完成。小孩子吃飯應(yīng)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就是因?yàn)榘阉?dāng)作任務(wù)來吃,給了自己一種心理壓力,以致于使得吃飯變得毫無高興所言。
我們教師何不試著,減輕孩子的壓力,積極調(diào)動孩子的興趣,使他們從被動轉(zhuǎn)向主動,比如對他們說:白米飯,香噴噴的,熱乎乎的,可好吃了;蛘哒f你們能夠吃多少就吃多少,吃不完也沒關(guān)系等等。在平時(shí)通過故事、游戲讓幼兒明白吃的多身體就棒——健康,吃的少易生病的道理。盡量讓他們多吃使他們不再覺得這是老師和家長強(qiáng)行施加的壓力,而是一種自己覺得非常想吃的欲望來吃它,那么他們吃得也格外舒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