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完點心,我準備上課了,便搖起了鈴鼓?珊靡粫有幾個小朋友在陽臺上不進來,還伴有嘰嘰喳喳的爭論聲。我奇怪了,平時如果有小朋友要喝水,聽到鈴鼓聲也會馬上就進來。我走出去一看,發(fā)現(xiàn)有五六個孩子趴在陽臺地上,邊用手指指點點,邊爭論著。看到我走過去,忙一哄而散,天天跑在最后,似乎還有些不甘心地說:“就是老鼠洞”。有的孩子雖然已經(jīng)坐在了椅子上,可嘴巴還在“咕嚕、咕嚕”。我便問:“剛才你們在看什么呀?”這一問,教室里像炸開了鍋“老師,那里有個蛇洞”“不對,是螞蟻洞”“是老鼠洞”……我聽得一頭霧水,便來到陽臺上去找孩子們心目中認為的“洞”。果然,靠著陽臺的外側(cè)有一個半圓形的水泥洞,我一看明白了,這就是一個平常的落水洞嘛。為什么在孩子的眼中就變成了小動物的洞呢?
于是我想先解決掉孩子們的這個困惑。我問:“外面那個洞是什么洞呢?”孩子們有重復了剛才的答案。“你們怎么會想到他是小動物們的洞呢”“因為這些小動物就是住在洞里的”哦,原來如此啊。我笑了起來,告訴他們,這些小動物是住在洞里的,但是它們是住在地下的泥洞里的,我們這個洞在樓上,而且是水泥的,你們想,會是小動物住的嗎?聽到這,小朋友明白了。我接著說,這是我們幼兒園為了預防下雨天陽臺上漏水,才設(shè)計的落水洞。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偷偷地笑了起來。
面對這些充滿好奇,似懂非懂的孩子們,我們能做的就是隨時捕捉他們的需求,隨時解決他們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