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幼兒教師,面對一些無助而弱小的孩子心里一片茫然,他們的思想,他們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應(yīng)該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引導(dǎo)、教育他們呢?面對種種的困惑,面對種種的猜測走進了幼兒園,和他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戲、一起玩耍,慢慢的融入了他們,慢慢的走近了他們,一步一步地懂得了很多,了解了很多,原來孩子的世界如此美妙!
工作了一年以來,學(xué)習到了很多,意識到了很多。參加了這些次教研活動更是提高了業(yè)務(wù)素質(zhì),增加了高層次的認識。通過這一年的教學(xué)實踐和保育生活,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感悟:
(一)放飛孩子的心靈
孩子的心靈是純真的,眼睛是純潔無暇的,思維方式是獨特的。他們的小眼睛里看到的世界是美麗多彩的,是五彩繽紛的,黑暗和丑陋是不屬于他們的,所以我開始以孩子的角度來看、來想問題了。前幾天,我們班在上“秋天來了”這個主題中的“秋天的菊花”的時候,我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的“菊花”的“花瓣”,并且給他們做了很標準的范圖,讓他們照著粘貼。結(jié)果他們粘得一塌糊涂,把“花瓣”粘得到處都是,花枝上、花葉上、就連地上也有,甚至有的半空中也有。唉!當我很失落的把他們的“作品”插在墻板上,他們看著自己的“作品”卻都美的不行,聽,他們還有一番議論呢!“瞧,我的多好看,我的菊花花瓣被風吹得在跳舞呢!”(其實他貼的花瓣到處都是)“還是我的美,我的菊花開的最大了,比老師的還美。”(其實他的花瓣都貼反了)不過我轉(zhuǎn)念又想,他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我的范畫太死板了,他們的作品才算真的有靈氣,他們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藝術(shù)品。孩子們的想法多可愛。
孩子就是孩子,他們有他們的世界,他們有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聰明和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只有讓他們自由、充分的發(fā)展,他們的心就會裝上理想的翅膀,飛得更高、更遠。
(二)善于激勵寬容孩子
蒙臺梭利說:在孩子的周圍,成人盡量以優(yōu)美的語言,用豐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說話。教師要善于接近幼兒,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每個班上都有一些很特別的孩子,教師要平等的對待他們。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有其可愛的一面。教師應(yīng)寬容,以誠相待,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亮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快樂。
是的,孩子的表現(xiàn)是多種多樣的,對他們也要因人而異。我們班有一個叫林思穎的小朋友,他剛剛來我們班的時候,幾乎整整一天不說話,老師教小歌謠、小律動的時候,他總是在呆呆得看著;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的時候,任憑你怎么喊他,他也不參加;甚至吃飯了,他還是楞楞的,吃完一碗就再也不吃了 這個孩子讓我感到深深的疑惑,他的內(nèi)心是什么樣的?他在家里也是少言寡語嗎?時間長了會不會得自閉癥?這一連串的問題始終浮現(xiàn)在我腦海中。終于有一天,在她媽媽來接他的時候,我向她媽媽反映了一下他的情況,他媽媽很吃驚的對我說,他在家里可好了,什么都說,什么都做。哦,可能這個孩子于是,從那一天起每當唱歌時,我總是和他靠著,用眼光去鼓勵他;每次游戲時,我總是拉起他的小手和他一起做;每次做美工作業(yè)我總是表揚他的小手巧:每次吃水果的時候,我總是讓他去給大家發(fā) “付出總有回報”, 到了現(xiàn)在,我們的小思穎,每天都是高高興興來上學(xué),開開心心的和老師聊天,和小朋友玩耍,積極地參與活動.他真的變了,變成了一個老師心目中最棒的孩子!
是的,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教師置之不理,任其發(fā)展的話,這個孩子將永遠得不到發(fā)展,不喜歡參與任何活動,進而產(chǎn)生厭學(xué)的心理。其實,教師每一次贊許的點頭,期待的目光,親切的撫摸,都會使孩子受到激勵。
(三) 以身作則,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環(huán)境
幼兒的行為習慣是在成人的影響與幫助下形成的,我們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幼兒期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所以面對孩子,我們首先要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給幼兒一個學(xué)習的榜樣。我國著名教育家孔老先生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個善良,文明,禮貌待人,儀表大方的老師必將受到孩子的喜歡尊重。如果情緒沮喪時態(tài)度粗暴生硬,情緒愉快時就無原則地遷就容忍,這種情緒波動容易導(dǎo)致孩子產(chǎn)生心理障礙。我們的行為每時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影響著幼兒,在生活中應(yīng)始終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用良好的行為去影響孩子,用環(huán)境去教育孩子,引導(dǎo)孩子。其次,要為幼兒提供一個充滿生機,能陶冶心靈的自然環(huán)境!毒V要》中指出:要為幼兒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孩子的行為問題才會逐漸減少。
“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每個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我們頂著太陽底下最神圣的事業(yè)這樣一個光環(huán),有責任更有義務(wù)。俗話說:要給學(xué)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股取之不勁,用之不竭的水。隨著科技的進步,知識的更新,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說:一個教師只知道教書而不知道育人,只能是個“教書匠”,所謂“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是徒有虛名,只有“教書”“育人”結(jié)合起來才是個好的教師。讓我們自由,尊重和關(guān)愛每個孩子,讓他們從小在自由中發(fā)展,在尊重中培養(yǎng)自信,在關(guān)愛中得到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