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每一個幼兒反思,提倡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在我們以往對幼兒的評價過程中,對幼兒的評價存在著"只重知識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交際能力的傾向",評價的方法也是以教師的主觀評價為主。難以達到"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的目的。為此《綱要》要求把"平時觀察所獲得的具有重要意義的幼兒行為表現(xiàn)和所積累的各種作品等"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jù)。于是,對于"運用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評價進行了嘗試,希望能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觀察記錄法觀察記錄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記錄可作為觀察與反饋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家長可以通過記錄看到孩子成長的軌跡;教師可以通過記錄分析幼兒在各領域的發(fā)展特點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在日常對幼兒的觀察評價中,教師必須了解幼兒,讀懂幼兒,為其創(chuàng)設可供他們進行交互作用的精神環(huán)境和物質環(huán)境,讓幼兒自然而然地與周圍的人和物產生互動,才能反映孩子的真實的活動情況,教師對幼兒的觀察才是有價值的。觀察記錄中也分為幾種方式。
1、小組活動記錄小組活動的記錄,是在特定場景下將幼兒的語言、動作等進行記錄。觀察記錄孩子在特定情景中的行為表現(xiàn),也就是記錄幼兒在各領域活動中的表現(xiàn)。如"在一次的計算機活動中,壯壯的注意力比較集中,非常認真地聽程老師的講解,在自己開始畫的時候,剛開始好像不太自信,每畫一點都要回頭看看老師,尋求老師的肯定,當"可愛的雪人"已經畫的差不多時,壯壯的自信心回來了,他的繪畫頻率開始加快,不再用眼睛尋找老師,又很快為雪人添上了雪花。"記錄是客觀的,要抓住幼兒的神態(tài)、心情、語言、動作,保留行為事件的本來順序與真實面貌。
在活動中,幼兒的表達常常是最關鍵的,如果不及時記錄,就會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互動式的對話、教師與幼兒間的一問一答都是比較有價值的內容。通過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讓幼兒主動積極地進行表達,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觀察某個幼兒。在詩文創(chuàng)編中,清清根據(jù)詩文"逃家小兔"創(chuàng)編了"如果我是拇指姑娘,媽媽就是小花,讓我躺在上面睡覺"的詩句。根據(jù)她創(chuàng)編的詩文,可以看出她不僅理解了"逃家小兔"詩文的含義,而且理解"拇指姑娘"和"小花"的關系,有著一定閱讀文學作品的經驗,才能進行這樣的創(chuàng)編活動。同時也能看出對媽媽深厚的感情。
2、活動區(qū)活動記錄幼兒在活動區(qū)活動中是最自然,在活動區(qū)活動中幼兒如入"無"師之境,有更多的機會自我決定、自由選擇、主動參與、充分交往,獲得直接經驗,體驗各種情感。所以,在活動區(qū)活動中教師所觀察到的是最有價值的。由于孩子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不受干擾與控制,所以得到的信息不僅真實,而且豐富。連續(xù)幾次,我發(fā)現(xiàn)佳佳選擇活動區(qū)時最喜歡去益智區(qū)擺拼圖,第一天,她非常想擺好拼圖,但是沒有方法,無從下手,感到很茫然,在20分鐘的活動區(qū)活動中,只是拼了四、五塊。第二天她發(fā)現(xiàn)了教師提供的照片和拼圖的大小是一樣的,于是她利用照片,將找到的拼圖擺放在照片上,這樣目的性增強了。第一次嘗到了成功。第三天,佳佳繼續(xù)嘗試這樣的方法,而且越來越熟練,速度越來越快。這三天,我都用照片的形式給與記錄,并結合班內的"小魚泡泡"給與簡單的實錄。從而發(fā)現(xiàn)了每個孩子在她的發(fā)展過程中,在她游戲的過程中,會尋找屬于自己的尋找方式,當她的這種方式會幫助她很好的或迅速地完成任務時,她會很堅定的沿著這條路繼續(xù)走下去,會更加堅定她走下去的信心。
3、個性化記錄幼兒是極富個性的發(fā)展的人,教育必須正視每個幼兒發(fā)展的特點,把他的發(fā)展作為首要目標去追求,去引導,去支持,這樣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教育。個性化記錄也就是在幼兒園教師將感興趣的,并且認為有價值的、有意義的行為和反應,隨時記錄下來。尋找每個幼兒的閃光點,為他的成長道路上添加一些自信,也為其他幼兒明確努力的方向。一次,宋澤鯤在大家畫畫后,主動地將小朋友用過的畫筆收整好,我為他寫了"小魚泡泡",并念給其他小朋友聽。此后,每次繪畫后,總有小朋友來幫忙收整畫筆。個性化的評估不僅僅限于為優(yōu)秀的幼兒添上一塊磚。對于某些方面處于弱勢的幼兒,一點點的進步同樣會得到"小魚泡泡"的獎勵。妞妞是個不愛睡覺的孩子,一次,連續(xù)兩天妞妞都是自己入睡的,于是連忙給她獎勵"小魚泡泡",這樣更增添了她自己能睡覺的信心。
記錄的種類雖然很多,但是記錄的目的是能夠從幼兒的表現(xiàn)中獲取信息,教師再從中分析,以便能夠找出下一步的教育策略。使得每位幼兒都能以自己獨特的成長發(fā)展而存在著,能夠讓他們按照每個人的發(fā)展速度率獲得點撥、支持、引導和幫助。在這種教育過程中,幼兒則如入"無"師之境,有更多的機會自我決定、自由選擇、主動參與、充分交往,獲得直接經驗,體驗各種情感。而教師正是根據(jù)觀察到的幼兒行為記錄,從而調整環(huán)境,幼兒向著教師希望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