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影響心理健康的心理學因素是指個體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在個體的發(fā)展過程中個體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經(jīng)驗積累,包括早期的和后來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人格發(fā)展的情況等。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心理學原因主要有幼兒的動機系統(tǒng)、情緒傾向、行為習慣、認知能力、人格特征和早期經(jīng)驗等。幼兒時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個性和很多心理品質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心理學把這一時期定義為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期。家庭是幼兒心理發(fā)展的最重要、最基礎的環(huán)境,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既表現(xiàn)在生物性的遺傳影響上,更表現(xiàn)在家長的情感態(tài)度、個性、價值取向及心理品德對孩子的影響上。
關鍵詞: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社會影響、學校教育正文 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許多,主要的是家庭因素,社會影響和學校教育。本文將主要從家庭因素方面進行分析。
家庭是孩子長期生活的場所,也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環(huán)境。家庭關系的好壞、父母的教養(yǎng)及對教育子女態(tài)度如何等,都影響幼兒身心健康。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與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影響,是以一種多因素、多側面的復雜方式來實現(xiàn)的。以下幾方面是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因素。
(一)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結構。在家庭人口結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結構的健全完整性。破裂的家庭,包括父母離婚后,只跟母親或父親一方生活的家庭--單親家庭;母親改嫁或父親再婚,一方是"繼父"或"繼母"的家庭;父母雙方都不要,孩子寄養(yǎng)在其他人家,無親生父母的家庭。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得不到應有的關懷和照顧,缺少歡樂和睦的家庭氣氛,接觸的語言簡單貧乏,好奇心及探索行為被阻。同時家庭的破裂使孩子感到震驚和迷惘,對"新"的家庭難以適應,沒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使孩子產(chǎn)生孤獨、不合群,不易形成健全的人格。
有人曾對1095名中小學生的家庭結構與其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生活在不完整家庭(雙親一方或雙方由于死亡、離婚等原因而造成的),一方或雙方不在的家庭里的中小學生有心理健康問題者所占的百分數(shù)為13.8%,而完整家庭中有問題的孩子所占百分數(shù)僅有0.2%,充分說明健全完整的家庭結構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有者良好的作用。近年來的一些關于離婚與幼兒心理健康的研究普遍證實,由于父母離異使子女的內心產(chǎn)生嚴重的焦慮與矛盾。多疑、孤僻、冷漠、心神不定或神經(jīng)質,甚至導致心理變態(tài)及反社會行為,這主要是因為破裂的家庭結構給幼兒帶來了過分緊張的生活氣氛和感情沖突,家庭缺乏溫暖和關懷,致使他們失去了生活目標,于是在思想觀念、情感、行為、性格等方面出現(xiàn)動蕩,易于向不良的方向發(fā)展。因此動員各種力量穩(wěn)定家庭結構對于保證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ǘ┘彝シ諊 所謂氛圍,就是指人所處的環(huán)境氣氛和情調,它是在某一環(huán)境中的人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過程中造成的某種心理情緒和環(huán)境氣氛。
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使幼兒活潑、開朗、大方、好學、誠實、謙遜、合群、求知好奇;相反,如果孩子和家庭成員的關系不好,或者父母經(jīng)常吵架、撕打,家庭氣氛冷漠,成員之間關系不和睦,就會給幼兒一種不穩(wěn)定的感受,給幼兒造成心理壓力,使其長期處于不愉快的情緒之中,或者驚恐焦慮,失去安全感。并且,不良的家庭氛圍,則會使孩子膽怯、自私、嫉妒、孤獨、懶惰、行為放任、不講禮貌。 另外,生活在這種吵鬧的家庭中,父母終日吵吵鬧鬧,甚至互相打罵。在這種場合下孩子扮演什么角色呢?他愛媽媽,也愛爸爸,他的兩個最親愛的人打起來了,他該怎么辦呢?小一點的孩子會嚇得發(fā)呆或大哭,大一點的孩子會感到難堪和痛苦。這對孩子心理上的摧殘是很嚴重的,容易使孩子行為紊亂,如夜驚、夢魘和遺尿癥等心理疾病。
另外,因為幼兒在適應家庭環(huán)境的過程中常以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等)為最親近、最直接的模仿和認知對象,并以模仿式的學習來感受事物、熟悉環(huán)境、發(fā)展自己的習慣行為,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勢和性格特征,然后在以后與社會環(huán)境的接觸當中,就開始以長期在家庭氣氛中熏陶出來的心理模式、性格特征、習慣行為來判斷自己對家庭以外的世界的適合或不適合。不良的榜樣作用,常常會誘發(fā)幼兒不良行為,形成不健康心理。許多孩子由于受到文藝作品或社會上的正面影響,在心目中存在著許多理想父母的形象,并期待爸爸媽媽向這些理想形象靠攏。父母越是與這種期待相靠攏,他們的認同感也就越強烈。但假若孩子眼里的父母與心目中的理想形象不等,孩子對父母的角色認同就扭曲了。當這些父母板起臉孔來教訓他們時,他們往往采取滿不在乎或拒絕的態(tài)度,甚至模仿父母的不良行為。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相處時間最長、最親密的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幼兒的個性塑造、人格形成、智力發(fā)展、價值觀念的取向等都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此,由父母間形成的家庭人際關系和由父母與孩子之間構成的家庭教育關系(育人態(tài)度與方式)所支配的家庭氣氛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往往父母的眼神、語言交流、行為舉止、性格表現(xiàn)、作風習慣和對幼兒的態(tài)度都能無形地給幼兒心理以極大的刺激和啟示,并在其適應過程中形成他們自己心理和性格上的特征。所以,家庭氣氛的好壞是幼兒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相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