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與其它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操作法在幼兒理解建立數學概念過程中的作用是獨特而明顯的,也非常重要。但它不是唯一可行有效的方法,它的優(yōu)勢也要在與其它方法有機的結合、相互配合下方能顯出來。因此,強調數學教育中充分發(fā)揮操作法的作用的同時,也要認真考慮其與多種方法有效結合使用,使每一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得到充分體現,充分發(fā)揮,共同促進幼兒數概念的發(fā)展,提高幼兒數學教育的質量。
4.6 加強活動的游戲性。
幼兒參加學習活動的主動性完全來自好奇心發(fā)展起來的求趣心,由于喜歡表揚而發(fā)展起來的好勝心。這兩者是幼兒參加學習活動的"雙漿",他們由獲得愛、夸獎和快樂而學習(游戲),并在學習活動中對知識、技能產生興趣。因此,幼兒數學教育必須創(chuàng)設學習(游戲)情景,充分利用幼兒的求趣心,寓教于樂。加上游戲情節(jié)的操作活動,就可以就"就事論事"地擺弄材料,變?yōu)橛腥の兜氖帜X并用的活動,可使幼兒多次反復操作而不感到乏味,有利于保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4.7 給幼兒討論、評價的機會。
在操作中同伴間的討論,互相合作,能開拓幼兒的思維,促進幼兒互相協商,互相補充的能力,提高探索活動的水平。幼兒在操作中出現對知識有不同的認識,教師不能簡單地肯定或否定,而應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啟發(fā)幼兒交談、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說明原因,以加深有對所獲得的認識的印象,同時讓幼兒互相學習、互相評價,選出較好的答案。
總之,操作性學習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操作活動學習數學,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又發(fā)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判斷推理等能力。在操作性學習中幼兒的個性得到了發(fā)展,為幼兒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幼兒在操作中積累經驗,在操作中感受知識,在操作中學習數學,抽象的數學知識與豐富的操作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有助于幼兒更準確的獲得數學體驗,概括數學經驗,解決數學問題,促進邏輯思維的內化和能力的發(fā)展。動作在幼兒發(fā)展中有重要意義,動作進步不僅能帶來生理上的變化,也帶來了幼兒心理的發(fā)展,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操作性學習方式,對幼兒發(fā)展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以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建閩:《幼兒操作性學習方式的研究介紹(一)(二)》【D】教儀所 2007-2-1 .
。2]張慧和、張俊:《幼兒園數學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金浩、黃謹:《學前兒童數學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4]陳幗眉主編:《幼兒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5]朱智賢:《幼兒心理學》(修訂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吳慧鳴:《操作法的原理及其在幼兒數學教育中的應用》,選自《學前教育研究》,199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