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上學期,我們開設(shè)了一門課程叫做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教育。起初對這門課的認識不是很多,覺著這就是一門比較偏理論的課程,但是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覺著與兒童交往是一門藝術(shù),而且是一門很有意義的藝術(shù)。
少年兒童組織有很多種類,一所學校,一個班級,一個小隊,一個小組,都可以形成一個少年兒童組織。少年兒童組織認同指少年兒童對于自己所在組織及其目標的認同,并且希望維持組織成員身份的一種狀態(tài)。中國少年兒童的組織,已經(jīng)有八十多年的光榮歷史。早在1924年到1927年北伐戰(zhàn)爭時期,黨就在武漢等地建立了勞動童子團。1927年到1936年土地革命時期,又在革命根據(jù)地建立了共產(chǎn)兒童團。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抗日根據(jù)地建立抗日兒童團。1946年到1949年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解放區(qū)建立了兒童團和少先隊。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了全國統(tǒng)一的組織--中國少年兒童隊,1953年6月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
實現(xiàn)少年兒童組織認同策略是組織共同愿景化、組織新成員的社會化、角色示范、體驗式活動、組織行為訓練和符號運用。少年兒童組織的教育目的是引導少年兒童有愛心,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增強國家意識、科學意識、勞動意識、審美意識,還要鍛煉強健體魄,培養(yǎng)良好心理素質(zhì);要特別注重黨、團、隊組織意識和教育內(nèi)容的銜接,灌輸培養(yǎng)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
少年兒童組織的教育內(nèi)容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全面發(fā)展教育。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教育者要重視自己的身份,通過合理的安排及有效的方法以及正確的思想觀念來教導孩子,讓孩子們覺著加入少年兒童組織是一件無上光榮的事情。
少年兒童組織的教育原則是主體性原則、輔導性原則、系統(tǒng)性原則、兒童性原則和實踐性原則。這個方面,教育者要以兒童為中心,向他們講解正確的思想方法與道理,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有愛國主義精神,一心向黨,一心為人民。同時,要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讓少年兒童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閃光點,充分認識到自己對社會的重要性,以及奉獻的樂趣。中國少年先鋒隊有很多的實踐活動,例如紅領(lǐng)巾讀書讀報獎?wù)禄顒,向雷鋒叔叔學習活動,"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少年科學院活動"等等,這一系列活動對豐富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益處。
除了一些實踐活動,對少年兒童的理論教育也是很重要的。要讓少年兒童們認知少年先鋒隊這個組織。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同年10月13日,黨委托青年團建立了全國統(tǒng)一的少年兒童組織--中國少年兒童先鋒隊。1953年6月,中國少年兒童隊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紅旗。少先隊的隊旗是少先隊組織的標志。隊旗為紅色,象征革命勝利,隊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火炬象征光明。
1990年10月15日在 中國少年先鋒隊代表大會上通過《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確認五角星加火炬和寫有"中國少先隊"的紅色綬帶組成我們的隊徽。
長期投入到少年兒童組織的教育當中,不光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同事也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所以,要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組織團結(jié)意識,還是要在實踐中共同交流,共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