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陶冶教育,提高幼兒道德認識水平
我在活動室的主題墻壁上都布置著有關道德行為教育的名言和圖片,如:弟弟摔倒我扶起、好朋友互相幫助、我是文明好娃娃等;就連我們的盥洗室墻壁上也到處是:請節(jié)約用水、不推也不擠……等圖文并茂的彩圖。在社會活動中鼓勵幼兒與自然界中的弱小生靈交往,心靈上引起共鳴,產生要呵護他們的愿望。在喂養(yǎng)小動物、照顧小花小草的過程中,幼兒體驗到了付出愛的快樂。因此當生活中與小弟弟、小妹妹及需要幫助的同伴交往時,幼兒自然就流露出"愛心",并付之行動-去幫助他人、為他人服務。當幼兒學會了正確的關心行動以后,要及時的進行順勢強化鞏固,如點名、發(fā)小紅花等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肯定和表揚,使幼兒主動形成關心別人的良好品質。
四、在游戲中開展德育教育
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所以,我以游戲為切入口,把德育目標滲透在具體的游戲情節(jié)中。例如建游"美麗的家園";手工活動"新樓房"、"博士帽";體游"二人三足走"、"有趣的滑板車";以及美工"我們的畫"等,引導幼兒兩兩合作或更多的人一起合作、交往,從中幫助其學習和獲得正確的交往技能,引發(fā)他們主動與人合作,并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而我們此時所需要的是:積極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合作、交往環(huán)境。又如以建游"美麗的家園"為例,一開始孩子們喜歡一個人占很多雪花片玩。但最終不是作品無主題,就是遇到困難大家各顧各的,不愿主動幫助解決。于是,我建議他們以小組為單位,6、7人一組成立小小建筑隊,大家共商家園布局,各自分工,這樣他們遇到困難不再各顧各的,而是熱情地、及時地幫助他人;同時,互相因爭搶材料而產生的同伴矛盾明顯減少,有的即使發(fā)生了,大家也能自行解決。
總之,幼兒的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童年是人生最初的土壤,是一個蘊藏著巨大發(fā)展?jié)摿Φ纳A段,是生命個體一生中可塑性關鍵期。塑造幼兒就是塑造未來,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因此德育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持之以恒,堅持不懈。讓我們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去選擇、 給孩子一些責任,讓他去承擔、給孩子一些困難,讓他去面對,給孩子一些條件,讓他去創(chuàng)造、給孩子一些問題,讓他去探索。使我們的孩子成為健康活潑、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初步責任感的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兒童,使德育教育成為幼兒終身發(fā)展的基石。優(yōu)良品德是每個孩子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孩子們的人生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從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開始,將德育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及活動中,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地影響,讓他們在生活中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品德,為他們邁好人生的第一步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