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舉例:《變色房子》(大班) 小兔,造了一間新房子。它把小種子拌在泥漿里,刷在房子上……春天,小種子發(fā)芽了,綠油油的。綠房子藏在綠葉里,狐貍看不見。夏天,小苗開花了,紅艷艷的。花房子藏在花從中,灰狼看不見。秋天,小樹結(jié)果了,金燦燦的。金房子藏在果子中,老虎看不見……小兔,住在變色房子里,日子過得挺快樂。
這篇散文中有兩點讓幼兒難以理解:一是植物的生長過程,二是房子隨植物的生長變成了綠房子、花房子、果房子、并因此逃避了猛獸的襲擊。為此,我用flash將散文著作成動畫,讓幼兒看到房子上的種子是怎樣一點點地發(fā)芽、長大、開花、結(jié)果,怎樣蓋住泥房子,變得綠油油、紅艷艷、金燦燦,怎樣讓狐貍、灰狼、老虎掃興而歸。幼兒看后印象深刻,再配以同步的朗誦,他們非常容易地理解了作品,感受到作品中詩樣而又生動的語言,體驗到作品中小兔子的房子不斷變化以抵御敵人的意趣,基本把握住了了小兔機智的形象特點。
多媒體課件不僅能用來傳遞教學(xué)內(nèi)容,而且還能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xué)方式和學(xué)習(xí)方法,活躍氣氛,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學(xué)習(xí)興趣。例如,課件“白云”中,引題故事頗受孩子們的喜歡。運用多媒體制作形象生動、會變幻的小白云以及可愛的小動物,演示發(fā)生在它們之間的動人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們通過點擊鼠標,進入了一個個充滿懸念的故事片段,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在幼兒進行情景講述時,讓電腦來判斷他們的答案正確與否。電腦里的不同表現(xiàn)(“對”---一顆小星星一閃閃地說“你真棒!”;“錯”頑皮的小猴子撓撓頭:“加油呀!”)不僅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喚起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久的學(xué)習(xí)興趣。
策略二:留白中激勵遐想“留白”是繪畫藝術(shù)中的一個術(shù)語,就是在畫畫時,不要將畫面涂滿,而是流出一定的空間,供欣賞者去聯(lián)想、填充。把“留白”的思想借鑒到文學(xué)活動中,就是要給孩子留一些自己感受、體味作品的空間,具體來講:
教師對文學(xué)作品的解釋要“留白”。教師不能直白地把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傳達給幼兒。用教師的感受替代孩子的感受,只會讓孩子的頭腦成為教師思想的跑馬場。例如,有些教師急于把故事的主題告訴孩子,希望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剝奪孩子自己去體會作品的權(quán)利,這樣只會事倍功半。因為,沒有經(jīng)過孩子自己體驗的東西,只不過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是不會真正進入他心中的。
教師提問時應(yīng)“留白”,采用開放性提問方式。我多次在文學(xué)活動中,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念完一段自己認為很美的句子,然后很陶醉地問小朋友:“美不美?”小朋友們齊聲回答:“美!”然后老師滿意地去贊賞下一段。我們都知道,年齡越低的孩子,在作判斷時會越多地受成人影響。對于這種暗示性極強的問題,孩子會很快做出老師想要的判斷。一個抽象的“美”字,取代了孩子們太多的具體豐富的體驗。如果教師能采取開發(fā)性提問方式,例如:“聽完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讓你想到了什么”等等。孩子可能就會把自己內(nèi)在的感受外顯:“我感覺我和媽媽在云里散步”,“我覺得心里很舒服”。這樣的答案才是孩子對作品的真正感受,孩子也正是在對這種感受的表達中,進一步體會自己的那種愉悅與快樂!
策略三:游戲中體驗快樂在兒童文學(xué)作品中,童話最受幼兒歡迎,那離奇的情節(jié)、特定的動作在幼兒看來就像是一場超級游戲。他們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完全沉浸在最本真的游戲動作中,并從中得到現(xiàn)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情感,幻想和愿望的滿足。我們在組織角色言語極少、動作感強、清潔有趣又便于操作的童話作品教學(xué)活動時,放開手腳,讓幼兒根據(jù)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去盡情游戲,在動作中體驗、理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