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我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利用梓余的這件事,把梓余請到我的故事中,這樣讓梓余在聽故事時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最后,小朋友知道梓余愿意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和同伴們一起分享玩具,我問其他寶寶,你們愿意和梓余一起做游戲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愿意!”梓余的小臉蛋上也有了微笑,這時,我們一起唱了《找朋友》這首歌,有很多孩子都愿意主動地去與梓余做好朋友。
通過這次讓梓余小朋友知道周圍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愛心。當你孤獨的時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時主動去鼓勵孩子,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讓他們主動地交換玩具玩,這樣對培養(yǎng)他們分享玩具時,有很大的好處。
小班的幼兒玩雪花片常常是一種自己固定的模式玩,有的幼兒不會玩,拿著雪花片無所適從;有的幼兒只會插直線取名為“火車”;有的幼兒插出的模型復雜多樣象飛機,象花盤,象恐龍,象……,看著想著心里有絲絲喜意,同時也很清楚每位幼兒發(fā)展水平各有差異,心里又有些許著急。針對幼兒發(fā)展水平的差異,我利用獎勵法,促進每一位幼兒在不同水平上都有發(fā)展,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先給每位幼兒一小把雪花片,在玩前提出要求:只要把雪花片插起來,老師就獎勵他一大把雪花片,并可讓他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聽到可以自己選擇,每位幼兒都熱情高漲,很快一小把雪花片就連接成形,獎勵即刻進行,然后邊獎勵邊提出要求,請用一大把雪花片插成復雜的模型,不像直線“火車”就有獎,獎花片并帶一顆紅五星,思維由淺入深,操作水平由低到高,幼兒躍躍欲試,紅五星的獎勵激發(fā)了幼兒的最大潛能,幼兒想盡辦法使自己的模型不僅僅直線化,而是各想奇招……獎勵在進行,紅五星在幼兒額頭上閃閃發(fā)光,我內心欣慰而幸福,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我遵從了幼兒需要及其發(fā)展水平,利用獎勵法最大限度激發(fā)幼兒的潛能,使每一位幼兒在不同水平上有所發(fā)展,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插塑水平。更為高興的是培養(yǎng)了他們快樂游戲的心情,建構他們主動學習的經驗。
四、開心、虛心努力完善工作的質量孩子們正安靜地吃著午飯,我在給一個孩子添飯,只聽星諭寶寶大聲地說:“別和我說話!”我用眼睛巡視了一圈,沒看見有小朋友和她說話啊,她在嚷誰呢?正納悶呢,這時,趙老師不好意思的走過來小聲地告訴我:“是我,她在嚷我呢,不讓我和她說話。”原來是星諭吃飯邊吃邊看,桌子上灑了一點菜湯,趙老師邊擦邊說:“星諭,快吃,你看人家逸臣都吃兩碗了,你還看。”沒想到,小家伙卻急了,對趙老師嚷了起來!∥掖χ〖一锶碌脑蚩赡苡袃蓚:一是,“吃飯別講話”,是你老師經常對我們說的,可你怎么還在吃飯的時候說話,這可不行。二是,“吃飯別講話”,你和我說話我當然吃的慢。此情此景又讓我聯想到了那一天的中午飯時,我們兩個老師和阿姨在一起因為一件小事,高興地又說又笑談論著,孩子們有的也隨著邊吃邊說邊笑,吳禹鵬寶寶說:“怎么像在大酒店。”,孩子的意思很顯然是在告訴我們,吃飯?zhí)沉,環(huán)境太嘈雜了,我們馬上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tài),趕緊停止了討論,不說話了。
由此,我反思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我們要求孩子做到的同時自己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吃飯不講話”,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安靜地進餐環(huán)境,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我孩子們做個好榜樣。
五、用心、誠心架起家園共育的橋梁在我們第一次的家長會時,我們就知道,家長想參與孩子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的迫切心情。但由于多種原因,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恰當,大部分家長們工作比較忙,比較少和老師面對面溝通情況,但得到了家長們的信任和肯定,也使班級工作有了一個良好、和協(xié)的氛圍。 我們通過班級主頁、每周一信、小便條、口頭交流等形式與家長進行交流,共同探討活動的開展方法,11月份的時候,我們開展了迎奧運主題生成活動,于是出現了以下幾組精彩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