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提要:樂圣貝多芬說:“音樂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有更高的啟示”。孩子雖不懂什么是哲學的啟示,音樂卻能叩響他們的心扉。所以,孩子們的生活需要音樂。孩子們之所以情不自禁的隨著音樂手舞足蹈,源于音樂是積聚靈感、催發(fā)情感、激活想象的藝術,對于幼兒來說音樂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表現(xiàn)在啟迪、激勵、喚醒和感染幼兒的生活,有助于發(fā)展幼兒的智力,從而促進幼兒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長。因此,我們將更努力的運用好音樂這把神奇的鑰匙,去開啟顆顆童心。
關鍵詞:開啟 發(fā)掘 培養(yǎng) 想象每年的九月,幼兒園都會迎來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一個個來自不同家庭的小寶貝,帶著各自不同的表情:或喜悅或哭鬧或憤怒或傷心……他們用自己獨有的方式來傳遞對陌生環(huán)境的喜與惡的信息。沒有絲毫掩飾,如何讓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一個難題,但老師們可以發(fā)現(xiàn),寶寶們喜歡音樂,每次只要大鋼琴響起或錄音機了唱出歡快的歌曲時原本哭鬧的孩子就會不約而同的安靜下來。于是我們針對孩子們愛音樂的這一天性,把音樂滲透到他們的一日活動中。
一、充分利用音樂發(fā)掘其內(nèi)在的教育意義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教育是以音樂藝術為手段,在潛移默化中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深刻而有力的,容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一首歌(樂)曲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感情,作為教師,深入挖掘出音樂歌曲中內(nèi)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潛移默化的方法,把這些思想情感充分的顯示給幼兒,讓他們更好的感受、體驗和表現(xiàn),并從中受到情操上的陶冶,道德上的影響,心靈上的啟迪,乃至意志上的感染。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境地。例如:有些孩子不注意個人衛(wèi)生,老師可以選擇《臟小豬》這首歌曲,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卻蘊含了深刻的道理。告訴孩子要愛干凈,不然大家都不喜歡跟他玩。再如:剛入園的小朋友和其他幼兒不熟悉,不知道如何跟別的小朋友交往,常常會為了一個積木或一件小事爭吵,老師可選擇《找朋友》這首歌曲,讓幼兒聽著音樂做找朋友的游戲,不僅可以是幼兒在愉快的音樂中忘記不快,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品質(zhì)。歌曲《不認輸?shù)男』疖嚒穭t讓孩子們明白做任何事都要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培養(yǎng)了孩子堅毅的性格和不服輸?shù)木瘛C恳皇赘枨加懈髯缘慕逃饬x,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充分挖掘,讓孩子們在感受、體驗、表現(xiàn)的同時,得到心靈上的感染和震撼。
二、充分利用音樂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對幼兒來說,音樂活動首先是自我表現(xiàn)的方式和途徑。音樂藝術有娛樂性特點,這是吸引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重要特點之一。幼兒在音樂的感染下是喜歡“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的”。利用音樂藝術有娛樂性特點,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把音樂教學寄予愉快的音樂感受和音樂表現(xiàn)之中,以“樂”作為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通過音樂教育發(fā)掘幼兒的潛能,促進幼兒性格活潑開朗,身心健康年,精神滿足。我在教孩子們《郊游》的時候,我沒教給他們?nèi)魏蝿幼鳎珊⒆觽円宦牭竭@首曲子就特別興奮,邊拍手邊唱歌,還跟好朋友拉起了小手,做起動作,蹦蹦跳跳的,可愛極了,就連我們班的欣欣在音樂面前也絲毫看不出她的文靜內(nèi)向表現(xiàn)的那么活躍、那么開心。可見,孩子們喜歡音樂,音樂可以通向孩子們的內(nèi)心,利用這一點,根據(jù)歌曲本身的語言信息,我們把音樂融進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早上戶外活動時間一到,大喇叭里響起《紅星歌》,此時,小朋友不管在做什么都會停止手里的動作,大踏步地跑過來整隊集合,一個個抬頭挺胸,雄赳赳、氣昂昂的,整裝待發(fā)。上課之前,給小朋友彈段《小松樹》,小朋友的腰桿子立刻挺的直直的,精神百倍。飯前來段音樂欣賞,睡前聽會搖籃曲……不用太多的語言,因為孩子們都能讀懂每一段音樂的信息。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孩子盡情的表現(xiàn)自己,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