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不少,這些都屬于最具傷害力的語言,是最讓孩子沮喪的批評話,父母說的頻率也最高。父母的話對年幼的孩子具有絕對的權(quán)威,孩子完全信任父母之言的真實(shí)性,聽了這樣的批評,他們只會情緒低落,對自己的作品不再有信心,慢慢的連畫畫的興趣也沒有了。
“你這孩子,腦子真笨!”
這不是單純的責(zé)罵,其實(shí)是一種語言暗示,孩子聽到父母發(fā)出這樣的暗示,便會認(rèn)為“我是很笨,連爸爸媽媽都這么說”,本來活躍的思維變得遲疑起來,思維受到壓抑和限制,時間長了,智力就慢慢受到影響,孩子的頭腦果真變得不靈光了。
“我家毛毛要是能像你家寶寶聰明就好了!”
父母常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做比較,一時的客氣或謙虛,卻讓孩子喪失自信。孩子沒有判斷謙語的能力,對父母的言行抱著絕對信任的態(tài)度,父母說的客氣話,他們會由衷地相信那是真的,“我不如別人,我不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