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首先,幼兒教師應有崇高的師德,將培育一代新人示為自己的己任,為完成這一任務積極采取各項行動,其中就包括贏得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其次,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必須有所提高,幼兒教師要用先進的育兒理念去教育幼兒、引導家長。再次,幼兒教師應是一位出色的公共關系專家,善于將自己的思想和行動更為合理地展現(xiàn)給家長,讓他們理解并支持園內的各項保教活動?傊變航處煵粌H要有工作熱情、責任心以及良好的素質,而且還要具備先進的理念,科學的方法和出色的運作技巧。
其三,家長育兒理念依然陳舊。一方面,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沒有明確。一些家長的參與程度仍然停留在被告知上,被告知多少,就是多少,透明的程度取決于幼兒園。一些家長的參與僅僅停留在淺層次地尋問孩子在園生活情況上。另一方面,許多家長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他們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而忽視了全面、科學地對孩子進行教育。雖然家長們在主觀上對科學育兒知識有所需求,但又無從著手掌握。最后,只能盲從或者無目的地隨意操作或者完全相信傳統(tǒng)經(jīng)驗,從而走入誤區(qū),使幼兒身心發(fā)展遭受巨大損失。
三、 解決問題的途徑幼兒教育是一項全社會性的工作,幼兒園和家庭的科學銜接有待于社會的發(fā)展,公民素質的提高。這就要求幼兒園、社區(qū)、傳播媒介對科學育兒觀念的推廣和宣傳。起到普及早教知識,建立正確輿論導向的積極作用。瑞吉歐教育成功的主要經(jīng)驗之一就是加強對外宣傳,一方面宣傳是幼兒園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增加群眾對幼兒園活動的了解。
就幼兒園來說,我們應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家長資源是幼兒教育寶貴的資源庫。一方面,幼兒園應加強自身的管理,幼兒教師應積極提高綜合素質,進而保證教育質量。同時,幼兒園應全面開放門戶,展示自我風采,讓社會、家長對幼兒園有一個更為客觀的了解。從而增強家長對幼兒園的信心,對幼兒園充滿興趣和熱情,以便更為積極地參加和支持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如,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走進幼兒園,了解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情況。
另一方面,幼兒園應積極加強與家長的交流和溝通。教師可以利用家長接送幼兒的時間,或者采取家訪、傳紙條的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常規(guī)性溝通是宣傳教育方針的重要途徑。如開設家園聯(lián)系欄、組織開展親子活動、充分利用家園聯(lián)系手冊、適當?shù)剡M行家訪等。通過一系列的途徑讓老師和家長對幼兒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研討型溝通是增進雙向交流和家園達成共識的有效途徑。如當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某些幼兒的特殊現(xiàn)象時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共同分析原因,探討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法。分層性溝通是提高不同層次家長教育水平的更好途徑。教師根據(jù)家長的不同情況作出安排和指導,以求得每個家長育兒水平的提高。同時,教師在與幼兒家長的交流過程中應注重交流的藝術性,客觀地認識自身的角色和地位,以起到應有的作用。只有通過家長與教師民主、熱情地交流,從中積極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完成科學育兒的共同目標。
家園合作的過程中信任是前提。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才能達成共識,更好地分享經(jīng)驗。很多老師和家長都發(fā)現(xiàn)孩子在幼兒園喜歡說:“我媽媽說了……”
在家里說:“我們老師說了……”這就是家庭和幼兒園教育銜接處生長出來的“雜草”。要鏟除這樣的“雜草”就需要家庭和幼兒園相互信任。相信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在這個共同目標的指引下,我們相互配合,充分交流,共同努力。
家園合作的過程中互動是關鍵。可以選擇大家感興趣的話題,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在參與的過程中逐漸樹立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觸發(fā)家長和幼兒園在觀念上的互動。同時,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對一些實際育兒問題的解決方法,實現(xiàn)家長與幼兒園在行為上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