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后、上下午各組織一次集體飲水,提醒并允許幼兒隨時喝水。
觀察幼兒飲水量,保證幼兒日飲水量達400-600毫升以上。
指導幼兒安全有序地取水。
(3)保育員
提醒、幫助幼兒正確取水和取放口杯。
引導和幫助幼兒按需飲水。提醒有特殊需要的幼兒多飲水。
保溫桶每天清洗,幼兒個人專用飲水杯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
3.盥洗環(huán)節(jié)
(1)幼兒
隨時保持手、臉清潔。飯前、飯后、便后、手臟時會自覺洗手。
正確洗手:卷衣袖;雙手向下把手淋濕;抹肥皂;搓手心、手背、手指、手縫、手腕;沖洗凈肥皂水;關好水籠頭,在水槽里把手甩干,用自己的毛巾將手擦干。
中大班幼兒學會自己搓擰毛巾。
會使用水龍頭,用小流水洗手,保持地面、服飾干爽。
(2)教師
組織幼兒有序地盥洗。
指導幼兒正確盥洗。將正確的盥洗方法、愛清潔、節(jié)約用水等教育用圖示、圖像、簡單文字、童謠等簡明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在幼兒盥洗處,并提醒幼兒遵守。
檢查或指導中、大班值日生檢查盥洗結果。
(3)保育員
做好盥洗準備,保證幼兒用肥皂、流動水洗手,用消毒毛巾洗臉。為全托幼兒準備好早晨、晚上的盥洗用具及盥洗用水。
保持幼兒衣著的清潔干爽。
隨時保持盥洗室的干燥,做好防滑工作。
4.餐點環(huán)節(jié)
(1)幼兒
餐點前自覺洗凈手、臉。
愉快、認真地進食,不邊吃邊玩,不大聲講話。
愿意獨立進食,不依賴教師。約30-40分鐘左右吃完飯菜; 15分鐘左右吃完點心。
學會正確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一手扶住碗,喝湯時兩手端著碗。
逐漸養(yǎng)成文明進餐的行為和習慣。
進食時會細嚼慢咽,會飯菜就著吃,干稀就著吃。
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飯菜,不過量進食。
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清潔,骨頭、殘渣放在渣盤里或堆在一起。
咽下最后一口飯再站起來,輕放椅子,離開飯桌,將餐具、渣盤放到指定地點,清理好自己的桌面。
餐后會正確使用餐巾,用后放在規(guī)定的位置。
進餐后用溫開水漱口。正確的餐后漱口方法:在碗或口杯中倒上溫開水后,喝一口水,閉著嘴咕嚕幾下,用水沖擊牙縫,再吐出水(反復2-3次)。
(2)教師
為幼兒營造愉快的進餐環(huán)境(可放輕音樂)。
組織幼兒按時進餐,兩餐間隔時間不少于3個半小時。
餐前餐后半小時不做劇烈運動,進餐前后十五分鐘內組織安靜活動。
增強幼兒食欲,為幼兒介紹當餐食品。
給幼兒適當?shù)倪x擇機會,允許幼兒在一定范圍內自由選擇進餐座位、食物等。
鼓勵幼兒獨立進餐,不催促幼兒用餐。提醒幼兒在用餐時間內進餐完畢(中大班不少于30分鐘,小班不少于40分鐘)。
巡視指導幼兒正確使用餐具;觀察進食量;糾正不良進餐習慣;對特殊幼兒給予個別照顧;及時處理異常情況。
(3)保育員
分餐前用肥皂洗手,用消毒水擦桌子。
指導值日生作好餐前準備工作;餐巾、渣盤上桌;備好漱口的溫開水等。
提供的食物溫度適中,避免食物過燙、過冷,嚴禁進食不衛(wèi)生食物。避免餐具造成的劃、戳傷。
領取和分發(fā)餐(點),必須帶好口罩,使用食品夾或消毒筷。除冬季外均應做到分盤,做到隨到隨分、隨吃隨分。
保證每個幼兒吃飽、吃好、吃足營養(yǎng)量。掌握幼兒進食情況,鼓勵食量小的幼兒,控制暴食幼兒。做到不給幼兒湯泡飯。
督促指導幼兒餐后漱口。
所有幼兒進餐結束后及時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掃地面,清洗餐巾和漱口杯并進行消毒。
5.睡眠環(huán)節(jié)
(1)幼兒
能獨立或在幫助下按順序地穿脫衣褲。脫:先脫鞋,再脫褲(冬季先解上衣紐扣),最后脫上衣;并放在固定的地方。穿:先穿上衣,再穿褲子,最后穿鞋子。
學會分清衣褲前后,會拉拉鏈、會扣紐扣。
學會穿鞋:分清左右腳,拉好鞋舌、腳伸進鞋、撥起后跟、系好鞋帶或粘好鞋扣。
起床后,按老師的要求折疊好被蓋。
睡眠時衣著適當,睡姿正確。不蒙頭、吮手、咬被角等。
(2)教師
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可適當?shù)胤潘咔蛑v故事)。
根據室內溫度及時增減幼兒被褥。
排除環(huán)境中的危險因素(幼兒攜帶的異物、滅蚊器的安全)。
指導或幫助幼兒有序地穿脫衣、褲、鞋、襪,提醒放在指定的位置。
巡視觀察幼兒的午睡狀況,幫助幼兒蓋好被褥。糾正不正確睡姿;護理體弱幼兒;照顧入睡困難、情緒和身體有異常的幼兒入睡;對個別入睡時間短的幼兒,可安排提早起床進行安靜的室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