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帶著孩子們來到戶外“小樹林”里,開始了我們的第一次戶外探索活動。
到戶外之前,我就把今天的任務交代清楚:找一棵樹,仔細觀察,發(fā)現它的一些秘密。并且要找一棵自己最喜歡的樹做“好朋友”,孩子們的情緒都很積極。
來到戶外,孩子們的觀察力讓我吃驚,在我提了一些簡單要求后,孩子們就四散開了,他們有的三人一組,有的四人一組,也有的單獨行動,圍著樹:或摸摸、或抱抱、或拉近葉子湊到鼻子底下聞一聞……更有的會跑來跑去尋找不同的樹作比較。
從孩子們的交流中,我知道孩子們通過努力已經發(fā)現了樹的好多秘密:有的粗有的細;有的開花,有的不開花;有的樹葉很大,有的樹葉很。挥械臉涿先ズ芄饣、有的樹摸上去很毛糙;有的樹樹干只有一根、有的樹樹干好多;有的樹很高,有的樹很矮……分析:
這是一次成功的觀察,很適合現在的中班孩子,處于中班期的孩子,他們的觀察力在不斷地提高與發(fā)展,也能積極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到觀察活動中,通過努力能夠很容易地發(fā)現事物的外在特征,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中,因此也需要老師及時提供這樣的探索機會,讓他們的觀察力、探索能力得以實踐和發(fā)展,我發(fā)現班內孩子由于經常給他們提供了類似的科學探索活動,他們的能力確實發(fā)展了,也學習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觀察技能和方法。接下來的即興繪畫“我的樹朋友”,更證實了這樣的學習是適合孩子們的,不要提示語,也無須示范,孩子們都將自己對樹的感知畫在了紙上,一棵棵特征明顯而又與眾不同的“樹朋友”在孩子們的筆下“誕生”了!小主題環(huán)境“我的樹朋友”也因此而“誕生”了!
實錄二:我和樹朋友講悄悄話孩子們又在進行第二次的戶外觀察了,這一次孩子們都很有目的性,幾乎都找到了上次“認領”的樹朋友旁,圍著自己的樹朋友仔細地觀察著,我發(fā)現楊佳怡小朋友把自己的耳朵貼在樹上,臉上一付很陶醉的表情,我就走過去:“嗨,你在干嗎?”“老師,我在聽樹朋友說話。”“是嗎?那你聽到了樹朋友在說什么了?”“她問我,你叫什么名字?”“啊,那太好了!”我意識到這是個挺不錯的想法,可以借“和樹朋友說話”來增進孩子和樹木的關系啊,可以進一步激發(fā)他們愛樹木的情感,于是我就對其他孩子們說:“小朋友,你們聽到樹朋友在對你說什么了嗎?”聽我這么一問,所有的孩子都把自己的小耳朵緊緊地貼在樹干上,認真地聽樹朋友“講話”,還不時地跑來告訴我,和樹朋友說了些什么,那些話語真的很天真,也很溫馨,看得出是出自孩子的真心和真情。
胡曾浩:“樹朋友問我,你的家在哪里。”
季雨純:“樹朋友問我,幼兒園在哪里。课仪那牡馗嬖V它:我的幼兒園在這里。”
郭一開:“樹朋友告訴我,今天我生日,我就說祝你生日快樂!”
殷雯倩:“樹朋友問我你在哪里玩。课揖驼f我在這里玩。”
朱勰:“樹朋友問我,你回家的路在哪里?我就告訴它在向陽村。”
貢曉飛:“我的樹朋友說:我年紀大了,我就告訴它,祝你身體健康!”
還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都說出了自己和樹朋友交流了什么,發(fā)言非常積極。看得出孩子們是真正投入到了和樹朋友“說話”的情景中。
分析:
孩子們的這種反映正符合了學前兒童的年齡發(fā)展特點,他們的愛是無界限的,不管是人或事物,只要給他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環(huán)境和氛圍,他們的愛心就很容易激發(fā)出來,而作為一個社會中的個體,“會愛”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能力,在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了“人與樹”自然交融的溫馨與快樂!周圍的人、周圍的景,似乎連空氣也是最溫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