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學唱京劇《戲說臉譜》。
2、通過京劇臉譜圖案,熟悉歌詞內容,學習根據不同的臉譜角色,用合適的力度及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國國粹——京劇藝術,并逐步喜愛京劇藝術。
【活動準備】
1、京劇碟片欣賞片斷<包公斷案>!稇蛘f臉譜》磁帶及錄音機。
2、京劇臉譜圖片:藍臉、紅臉、黃臉、白臉、黑臉。
3、請家長先幫助幼兒了解關于京劇的知識、收集京劇臉譜、京劇飾品等。
4、提前上一堂語言活動課,話說三國人物。
5、幼兒人手一面空白臉譜面具。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發(fā)現京劇的特點。
師:放京劇碟片《包公斷案》,讓小朋友欣賞一段京劇。后提問:剛才小朋友看的是什么?它與我們平時唱的歌曲有什么區(qū)別?(唱起來很有精神;有很長的拖音,聲音有高有低不一樣)二、利用幼兒的好奇和想探究的興趣,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學唱京劇的動力。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可真仔細,對,剛才小朋友們欣賞的正是京劇,是我們中國獨有的一門戲曲藝術,這在國外可是找不到的喲!
1、出示課件:認識不同臉譜的代表人物藍臉的竇爾敦深夜悄悄偷走皇帝的御馬;紅臉的關公在戰(zhàn)場上殺敵英勇無比;黃臉的典韋很聰明,別人都喜歡問他問題,所以他覺得很神氣;白臉的曹操,這個人很精明、奸詐;黑臉的張飛,俠膽仗義,但脾氣暴躁,生氣發(fā)脾氣時,喳喳亂叫,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
三、幼兒拍節(jié)奏朗誦兒歌,加深對歌詞的印象。(怎么拍?)老師把這五個古代人物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兒歌,請你們聽一聽我朗誦的兒歌里說了些什么 ?是怎么說的?還要看看老師做了哪些動作?表情怎么樣?
1、看課件說歌詞2、師幼對接歌詞3、加襯詞說歌詞四、幼兒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師示范表演唱,幼兒傾聽(錄音)2、幼兒感受老師的演唱與平時小朋友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樣?(這首歌唱起來很有精神;最后一句“啊。。。。。。”拖得很長音有高有低不一樣。)3、教師重點、演示“啊……”,幫助幼兒突破難點。
師:剛剛小朋友已經學會唱這段京劇,但最后的“啊”……”,唱得不是很準,請小朋友認真聽老師唱,并學著一起唱唱這一句!
(請小朋友一邊聽唱一邊拍手并默記“啊”一共唱了幾拍)五、探索用合適的力度與動作演唱每個樂句,分角色演唱。
師:這首歌唱起來可有精神,但所有的人物都一個唱法,聽起來你們覺得怎樣?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最輕;紅臉的關公戰(zhàn)場殺,稍用力;黃臉的典韋,神氣;白臉的曹操,奸詐;黑臉的張飛叫喳喳。。。,最響亮。)六、部分幼兒扮演京劇演員唱歌曲,另一部分幼兒扮演觀眾在每個句末叫“好”!(叫好的聲音要短而快,最后一個好可長一些)。
七、幼兒戴上臉譜面具,邊演唱,邊表演【活動目標】
1、能用分組接唱、加襯詞不同的手法來演唱《戲說臉譜》。
2、通過在看、學、唱中進行趣味創(chuàng)編,鼓勵幼兒大膽演唱。
3、在活動中進一步感受京劇藝術的魅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走臺步上場、亮相。
誰能說說我們是怎樣上場的?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京劇里的臺步和亮相。
二、復習京歌1、幼兒演唱《戲說臉譜》。
2、教師引導幼兒用合適的力度或表情演唱京歌。
(“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最輕;“紅臉的關公戰(zhàn)場殺”稍用力;“花臉的孫猴”神氣;“白臉的曹操”奸詐;“黑臉的張飛叫喳喳”最響亮。)3、引導幼兒在適當的樂句后“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