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燕
本學期我們在中餐前面以“小喇叭”形式,每天午餐前,請一名幼兒向大家介紹當日的午餐食物,讓孩子們了解到食物的名稱,然后老師介紹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使幼兒知道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提醒幼兒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AA是這學期轉(zhuǎn)進來的一位新小朋友,她平時不愛說話不聲不響的,特別是每次吃水果她都不主動過來取,每次都是我左一聲右一聲地叫她的名字她才慢悠悠地過來。我一般喜歡請一些膽子比較大、講話聲音比較響、能干些的孩子來做“小喇叭”報菜名,像AA這樣的孩子,容易忽視她也就沒常去注意她,去請她來當“小喇叭”。
我每天在進餐前都看誰表現(xiàn)好就請誰來當“小喇叭”播報員報菜,或幫我們發(fā)放餐具,每次AA都表現(xiàn)得很好,可我從沒想到讓她來幫忙,往往都找性格外向的能力教強的幼兒來幫忙。
一天午餐時,AA跑到我面前,一本正經(jīng)地對我說:“老師,你為什么總不叫我?guī)湍惆l(fā)放餐具?讓我當“小喇叭 ”?“我聽了心里一怔,支吾著說:“可能是因為你的表現(xiàn)不好吧?” “不,我每次都表現(xiàn)得很好!可是你還是沒有叫我?” AA堅持著說。我感到十分窘迫,不好意思并低聲地說:“那可能是老師沒有看到。”AA聽了,大聲地說道:“那我以后表現(xiàn)得更好一些。”“好,我以后一定叫你。”“真的?”AA興奮地問我,我用力地點點頭,她高興地又蹦又跳,跑出活動室。我獨自怔怔地坐在椅子上。教育要面向全體幼兒,注重個體幼兒的發(fā)展,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了,可我卻……
從那以后,我每次在餐前,午點的發(fā)放中我不只讓聰明能干的孩子幫忙,也想方設法讓所有孩子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我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我發(fā)現(xiàn),AA的思維其實并不比別人差,語言發(fā)展也較好。在每次的任務中做得特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