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日思夜盼的計劃內懷孕,打破二人世界甜美計劃的意外懷孕,在很多準媽媽看來,就是焦慮和抑郁情緒的根源所在。
剛懷孕就好像看到了尿布奶瓶滿天飛的場景
80后準媽媽小虞懷孕6個多月了,這段時間她總是心情不好。“腦子里老是想著和懷孕生孩子有關的各種事情,什么自己生還是剖腹產啊,萬一寶寶提前發(fā)動怎么辦啊,坐月子的東西有沒有準備齊全啊,請不請月嫂啊,叫媽媽來照顧還是請婆婆來照顧……哎,都是事兒!”其實小虞也知道,這些事情是每個當媽媽的女人都要經歷的,可還是覺得煩,“有一天老公忽然開玩笑說,別人都是產后抑郁,你別是得了產前抑郁吧?”夠不夠得上抑郁我們先不說,但從懷孕開始就一直有焦慮情緒伴隨的準媽媽似乎還真不少。
角色突變
意外懷孕增加焦慮情緒
小虞嘗試著從自身找原因:“估計還沒做好當媽媽的準備吧。我和老公是去年5月份結婚的,本來想享受兩年二人世界,可一個不當心就懷上了。”這場“意外”讓小虞不得不面對突如其來的角色轉變,生理上的一些變化還容易應對,心理上的變化就比較難了。
“心情好的時候還好,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經常想,自己怎么那么倒霉,還沒來得及享受生活,就要陷入尿布奶瓶的世界。”小虞說,“更可怕的是身邊的人覺得,我的這種焦慮完全沒有必要。就拿老公來說,在我眼里的‘意外’,在他看來就是‘驚喜’。懷孕就好像是我一個人的事情,他的日常生活基本沒有受到干擾。”想到這里,小虞就氣不打一處來。
的確,相比日思夜盼的計劃內懷孕,打破二人世界甜美計劃的意外懷孕,在很多準媽媽看來,就是焦慮和抑郁情緒的根源所在。
想得太多
孩子誰來管是個大問題
能讓準媽媽們焦慮的問題有很多,但大部分問題都是圍繞孩子展開的,而其中,又以“孩子出生后誰來管”為最。“因為這是一個最現(xiàn)實的問題,不僅關系到孩子的健康和教育,還關系到家庭和睦。”上個月才剛剛晉級為準媽媽的曉冕一說到這個問題就來勁,“我分析給你聽啊——我想讓我媽住過來帶寶寶,這樣生活習慣等方面不會產生問題;可我婆婆在我懷孕之前就積極地表示要來帶孫子,她好像很篤定是孫子似的;我老公也傾向于我媽媽,因為他怕我和婆婆之間產生摩擦。本來這樣挺好,二比一,可我媽媽居然說,只準備照顧我坐月子,之后要讓我婆婆來帶寶寶,因為她認為這才是常規(guī)的、傳統(tǒng)的。”
這樣一來,二比二打成平手。曉冕為這個問題焦慮不止,而從許多過來人的經驗來看,靠焦慮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大部分情況是,等孩子生出來,誰有空誰帶。這就是所謂的“船到橋頭自然直”。
希望改變
就別把生孩子太當回事
有專家分析,容易在產前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的人通常有以下一些共同點:生活在城市的年輕人——可以從很多渠道獲取懷孕生子訊息,但自己又沒有經驗,有時候聽得多看得多,想法反而越亂;身體欠佳造成過分擔憂——可能只是孕期的小問題,有些準媽媽會把它無限放大,這樣的擔憂積累起來是很可怕的;懷孕后宅在家里不工作——于是,和懷孕生子有關的各種事情充斥著日常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想不煩都不行。
有些準媽媽在孕期的每一天都記錄心路歷程,時時刻刻把孩子掛在嘴邊,好像生活中已經沒有了其他任何人和事。試想,一個人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怎么可能不產生負面的焦慮情緒?
“回想起來,我懷孕那會也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焦慮過,可現(xiàn)在想來簡直不值一提。”一位媽媽如是說,“說白了,別人都能過得去,你怎么就不能呢?這樣一想,不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