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有父母問這樣一個問題:“教孩子學點什么?”很多父母認為,讓孩子學會認識生活環(huán)境中的常見事物是什么就可以了,有的父母想讓孩子認識比較復雜的概念,比如色彩、形狀、數(shù)字等。但很少有父母會問到:“需不需要讓孩子認識科學現(xiàn)象?”
可能許多父母認為科學知識是很深奧的,并不適合對于3歲以下的寶寶。其實聰明的寶寶早就注意到了生活中的各種物理、化學了。
您還記得這樣的場景嗎?
爐子上水燒開的時候,孩子看著冒起的“白煙”一臉疑惑;
爺爺?shù)目磮蟮臅r候用的放大鏡,被寶寶拿著去試圖“放大”任何事物;
媽媽洗碗的時候,倒進去的一點點洗結凈,卻變出來許多的泡沫,等等。
這些場面都顯示了孩子早就對存在于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感興趣了,為什么不引導孩子認識這些現(xiàn)象呢?
一、測試:您是一位善于引導孩子認識科學現(xiàn)象并進行科學探索的父母嗎?
孩子不小心把杯子里的水灑在了茶幾上,他正在試圖用手“擦桌子”,您會怎么做?
A.告訴孩子手不會吸水,毛巾才吸水,然后給孩子一塊毛巾讓他把水擦干凈。
B.先讓孩子自己嘗試一會兒,等發(fā)現(xiàn)無法擦干凈水而失去興趣或耐心的時候,給孩子一塊毛巾,讓孩子試試。然后告訴孩子,手不吸水,毛巾才吸水,所以要用毛巾來擦水。
C.給他各種各樣可以擦桌子的工具,比如衛(wèi)生紙、抹布、海綿、塑料布等,然后引導孩子分別嘗試并做討論。
分析:
(1)如果您平時的做法和A父母相似
您是一位不太善于引導寶寶進行科學探索的父母。您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存在于普通生活中也有很多科學現(xiàn)象和科學原理,例如“水灑在桌子上”類似這樣的生活情景經(jīng)常發(fā)生,您完全可以引導孩子探索一下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吸水性能。雖然您的解釋告訴了孩子手和抹布的區(qū)別,但您并沒有讓孩子理解“吸水”這個過程,只是僵硬地給了孩子一個概念。在引導孩子進行科學探索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探索過程遠比記住概念要重要。
(2)如果您平時的做法和B父母相似
您是一位會引導孩子進行科學探索的父母。您懂得要想啟發(fā)孩子的探索,首先就要幫助孩子提出問題,為什么?“您通過放手讓寶寶嘗試,讓孩子自己提出了問題:”為什么我的手擦不干凈桌子上的水?然后又通過提供適合的游戲材料讓孩子通過對比嘗試找到了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完成了一個“對比實驗”。應該說,這樣的引導是可取的、積極的,如果您能再深入引導一些,效果就更好。
(3)如果您平時的做法和C父母相似
您是一位善于引導孩子進行科學探索的父母。您能敏銳地覺察出可以利用“擦桌子”這樣的事件幫助孩子開展什么樣的科學探索活動,并及時地提供可以幫助孩子進行“實驗”的各種游戲材料,在這一點上,您具備了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素質。您沒有在孩子“實驗”前提出讓孩子做什么、觀察什么現(xiàn)象,孩子的目標是最初的“擦桌子”,但通過實驗,他會獲得意外的信息。這也是科學探索的一個特點:往往在既定目標探索過程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