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之道: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爸爸媽媽試著觀察一下孩子對什么比較感興趣,試著用孩子喜歡的事物去激發(fā)孩子做事的積極性,例如答應孩子做完事可以看十分鐘電視,又或者答應孩子可以買一樣玩具等等,只要注意觀察,有十足的耐心,孩子磨蹭的壞習慣一定是可以根治的。
4、家庭氛圍:爸爸媽媽都是慢性子,叫寶寶如何快得起來。
解決之道:先改變一下自己,再想著改變寶寶吧。又或者來一個家庭比賽,看看誰的動作快。
5、缺乏信心:通常這類孩子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孩子的行為常常有指責之處,令孩子無端失去信心,認為少做少錯,自然動作遲緩。
解決之道:對于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一定要改變以往追求完美的教育方法,“金無足金,人無完人”,試著把責備改成鼓勵。例如:孩子喝牛奶時把杯子弄翻了,如果媽媽能換一個角度問他:“你把牛媽媽的奶灑了,要怎么辦?”可能就容易引發(fā)孩子對立時解決問題的興趣,如果只是一味責怪,會搞得孩子不知所措。
6、依賴性過強:“反正我慢吞吞也不要緊,爸爸媽媽會給我做的。”孩子們的普通心理。
解決之道:爸爸媽媽先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照顧孩子過分細致了,是不是為孩子安排了一切,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對于一些需要獨立處理的事無法自理,處處依賴成人,等待成人替他做,所以做事喜歡磨磨蹭蹭。如果發(fā)現自己的寶寶有這樣的傾向,爸爸媽媽可千萬要注意堅持原則,該是寶寶的事情一定要認他自己做,不要讓他養(yǎng)成投機取巧的心理。例如:本來是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但孩子在那里磨蹭想等著媽媽做,結果媽媽看不下去罵幾句之后,還是幫他收拾,這樣是不會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此,父母堅持原則是很重要的。
《時尚育兒》實用處方
如何讓孩子穿衣服不磨蹭
對于學齡孩子,磨蹭行為中,最讓人著急的就是早上起來穿衣服。特別是到了冬天,上幼兒園遲到是小事,可因為穿得慢而著涼生病就讓家長頭疼了。
處方一: 讓孩子覺得是好玩的事
從寶寶一出生就讓他感到穿衣服很有意思。當他還是嬰兒時,為他穿衣服時就對他講話、唱歌。等孩子稍大些,還可以一邊穿衣服,一邊讓他擺弄些玩具,例如手搖玩具、玩偶等等!
處方二: 邊穿衣服邊作些提示
邊給孩子穿衣服,邊讓他跟著你一起哼哼:“我們快快穿上褲子,穿上褲子;然后快快穿上襪子,穿上襪子……”孩子慢慢就會明白穿衣服的順序!
處方三:按年齡訓練孩子自己穿
當孩子可以學習自己穿衣服的時候,讓他用布娃娃做練習:給布娃娃脫去衣服、穿上,然后扣扣子、拉拉鏈、最后練習系鞋帶。當然孩子不可能一次全學會,家長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處方四:選擇適合孩子的衣服
你要為孩子選擇穿脫起來都很簡便的服裝。對孩子來講,有松緊帶的裙子和褲子、套頭襯衫又好穿又好脫,而系扣子的大衣或帶拉練的滑雪服就比較難對付。當他對簡單的服裝應付自如后,再逐漸讓他穿式樣較復雜的服裝。
處方五:和孩子一起穿衣服
通常孩子都喜歡模仿大人的樣子。如果家長和孩子一起穿衣服,不僅可以使孩子學到正確的穿戴方法,而且也可以使學到對付繁忙生活的經驗。
處方六:尋找適當的時間練習
要摸清孩子穿衣服的能力,早上起床后只讓孩子自己完成他已掌握的那幾步。早晨時間短促,并不是訓練的好時機,所以家長可以在白天找個清閑的時候,愉快地唱著歌,輕松自如地教他!
特殊案例:有些孩子能夠快速地穿好衣服,但是他不愿意自己穿。
處方:如果孩子穿衣磨蹭并不是因為不會穿,而是不愿意穿